無 根 - 區樂民

無 根 - 區樂民

讀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的散文集《應當如是》,獲益良多,書中不少章節,讓我進入沉思。《知音》一文中,作者引述建築學家黎錦超教授的一段話:「我來自一個殖民地,卻去了西方社會生活,並體驗了無根的痛苦。」
讀罷,我不禁想:無根是否必定痛苦?
我也生於殖民地,在殖民地成長並受教育,曾在英國生活近一年,也去過不少其他國家。我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國籍是中國,另一方面我得承認我的民族意識不強烈。我算是有根、無根或只有少許根,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無論在哪裏生活,都可以自自在在快快樂樂,毋須心隨境轉。
公民教育叫大家愛國,我其實不肯定那是否正確的教育。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不是世界大同嗎?為甚麼要分我國你國他國?
有次去瑞士旅行,一家餐廳老闆問我從哪裏來,我笑着回答:「地球,你呢?」
與其做個熱烈的愛國分子,不如做個正直善良、關懷普世的地球人。我確是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