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投資者憂慮銅在中國出現供應過剩,國際期銅連跌兩日,倫敦3個月期銅昨曾跌近7%,跌至六周低位,其他主要基本金屬亦跟隨下跌2.7%至7%不等;不過,稀有金屬鉬的價格走勢凌厲,一個月升了12.4%,周三更創下一年半新高。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內地數據顯示首季進口銅量增長強勁,銅產量又持續增加,令投資者憂慮當地未能消化過量的供應;此外,國際銅業研究組織估計,今年銅供應較需求多28萬公噸,明年供應過剩情況更會增至52萬公噸,均令銅價受壓。
上海8月期銅昨收報每公噸64590元人民幣,跌3.6%;倫敦期銅昨最多跌6.8%,低見每公噸7095美元。在過去9個交易日,倫敦期銅已累積下跌了14.7%。不過,港股江西銅(358)在期內則累升15.5%,昨收報12.9元,跌2.4%。
基本金屬受拖累下跌
市場預期,今日公佈的上海銅庫存量會增加逾2萬公噸。歐洲一名交易員相信,倘數據顯示庫存沒有增加,銅價才會止跌。
MaikeFutures分析師HaihuaShen亦認為,中國對銅的需求仍然強勁,但若中國未來一兩個月減少銅進口,其他市場又未能消化多出的供應,銅價將會繼續受壓。
其他基本金屬價跟隨銅價下跌,當中倫敦3個月期鉛曾跌5.5%,更跌穿每公噸2000美元水平,曾低見1980美元,期鋅最多跌7%,期鋁和期鎳價分別跌2.7%和4.4%。港股、中國鋁業(2600)股價昨跌0.7%,收報10.76元。
鉬價創年半新高
另一邊廂,稀有金屬鉬升勢持續,歐洲桶裝氧化鉬周三最多升5.7%至每磅32.5美元,收報31.75美元,較上周五報價高3.3%,是05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上市不足一個月的洛陽鉬業(3993)亦受鉬價上升帶動造好,昨升1.79%,收報12.54元。
可加強鋼鐵硬度、用於製造不銹鋼和油汽管道的鉬,其價格在過去一個月已累積升了12.4%,基金公司USGlobalInvestors高級研究分析師希克斯認為,隨着中國經濟持續強勁,未來鉬的需求亦會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