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笑的媽媽:分數的困惑

會笑的媽媽:分數的困惑

儘管父母是如何冷靜客觀,還是會被孩子的成績分數控制了人生的喜怒哀樂。默書一百分?瞌睡了嘴巴仍會笑。甚麼?班裏四十人兒子考到的名次是三十三?成績表又偏偏在農曆新年前派到家中,孩子的成績令我有痛不欲生的感覺。朋友在新年的祝賀語老是甚麼「祝你孩子聽教聽話、聰明伶俐!」你們是在挖苦我嗎?
今天我終於清醒了,看通了!分數只是孩子成長的參考指標,不是不重要,但可作深層演繹。
中文科是六十二分嗎?那麼得仔細分析那三十八分是怎樣被扣掉。是孩子態度散漫不小心嗎?是他們未學懂掌握時間嗎?有孩子是因耽誤了時間在思考某部份試卷,而引致未能完成全部試題。是碰到難以控制的因素嗎?曾經有小孩是在考試中途要到洗手間而漏默了課文,結果拿到零分。

老師不肯給予小孩補考,理由是要懲誡他不懂管理自己的生理需要。相信老師在見工面試時也曾嘗過掌心冒汗,心跳加速和很想飛撲到洗手間去的經歷吧,更何況是成長中的稚嫩小孩子?假如孩子懂得做改正,其實問題不太嚴重,證明他們是明白課題的,但假如真正扣分原因是因為孩子根本完全不明瞭課文內容,那家長就更應耐心的想出幫助孩子進步的方法了。有些孩子的情況是家長意想不到的,有位念小三的小妹妹成績突然退步,後來媽媽給她配上二百度的近視眼鏡後,她的成績又回升了,原來是因為以前看不清楚老師寫在白板的指示呢!

(節錄自鄧藹霖《會笑的媽媽》,天地出版,6月初上市)

鄧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