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今年首宗本地感染豬鏈球菌個案,患者是一名年近八旬老婦,上周五入院,至今情況危殆。她病發前曾接觸豬肉,不排除因此感染。有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長者免疫力較弱,經常自行煮食,接觸生豬機會較多,加上手皮薄,容易有傷口,是感染的高危一族。夏天是出現豬鏈球菌的高風險季節,因細菌滋生較快,豬肉含菌量較高,市民要特別小心。
手有傷口 曾碰豬肉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感染豬鏈球菌的79歲老婦,與丈夫居於柴灣翠灣邨,本月7日發燒,11日入住東區醫院求診,現時情況危殆。該老婦仍然昏迷,不能向防護中心提供資料。
據患者的丈夫表示,她感染前手部有傷口,已持續兩至三周,病發前曾處理豬肉,平日也有到街市買餸,有可能接觸豬肉,病發前沒外遊;患者的丈夫並沒病徵。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患者情況危殆,可能患上腦膜炎,死亡率可逾一成,或豬鏈球菌在體內製造毒素,破壞心臟及肺功能,引致中毒性休克;以往感染及死者大部份是長者。現時內地有7個省市的豬隻爆發繁殖及呼吸綜合症,必須查明是否還有其他疫症,及對本港構成威脅。
本港06年錄得8宗豬鏈球菌個案,當中1人死亡;05年錄得13宗個案,當中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