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0年百人誌<br>古思堯:7.1再抬棺材贈興

回歸10年百人誌
古思堯:7.1再抬棺材贈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古思堯出世。1989年,天安門屠城,古思堯第一次在香港示威。1997年,各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古思堯抬着棺材聲討北京。2007年,他的弟弟當上負責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的政協委員;香港回歸10周年,古思堯準備以棺材贈興。 記者:蔡元貴

古思堯在大陸出世,生於1949,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他6歲就隨叔父南下澳門生活,在左派的鏡平學校讀書,耳濡目染,對毛澤東崇拜景仰:「我十幾歲已經自發加入左派組織,幫手宣傳共產黨。我當時覺得共產黨係最進步、最承擔、全世界最正義嘅力量,直情係指路明燈。」

嫌港式遊行太呆板

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捩點。有次工聯會選舉,領導叫他投票給某人,他覺得這是欽點,並不妥當,拒絕合作,結果被打成「隱藏於革命陣營的計時炸彈」和「台灣特務」。「我發覺自己喺澳門立足唔到,惟有過香港發展。」阿古來港後在船廠工作,閒時學習東方民族舞,沒有再搞工運。
他的第二個轉捩點是八九民運:「我第一次喺香港示威遊行就係六四當日,當時我因為工傷,要套住腳架遊行。」自此以後,每年的六四、十一國慶,以至回歸後的7.1,都少不了平頭、羊咩鬚、雞翼袖的阿古。伴隨他出場的,還有一口棺材。
香港在回歸前有百萬人大遊行控訴北京政權六四屠城,九七後又有50萬人上街反23條。置身其中的阿古卻嫌港式遊行太過呆板,水平低、無進步:「香港人太斯文,遊行好似嘉年華咁,應該好似韓農咁(2005年來港衝擊會展世貿會議),先可以引起傳媒報道,俾公眾聽到訴求。」
港英政府比較容忍古思堯的進取示威方式,起碼在回歸之前,阿古沒有被起訴過:「第一次被檢控係98年,我哋(他和曾健成、梁國雄、劉山青)趁江澤民訪港,喺會展門外示威、燒棺材。」結果他們被裁定在公眾地方擾亂秩序,罰款3,000元。2000年,他更因為兩度在立法會會議期間示威被檢控,判入獄14日。「回歸之後,邊個做特首都好,都係傀儡一個,佢要聽北京旨意辦事。」阿古說,回歸前早已預料到有坐監的一天。

政協細佬曾經勸告

阿古的妻子在河南,32歲,還有6歲的兒子。58歲的阿古為了搞對抗,犧牲了天倫之樂:「結婚嗰時已經同老婆講好,我喺香港隨時會失業、坐監,你要準備好捱苦。」內地當局已批准了其兒子來港,妻子卻未能放行:「搞社會運動,呢啲就係代價。做人得嗰幾十年命,錯過咗就冇,你認為應該做嘅事就要做,唔好左考慮右考慮。」
阿古擁有多年造船技術,著名郵輪伊利沙伯皇后二號都有份裝修過。要不是專搞對抗,僱主怕了不敢聘用,以他的技能和家境,應該早已做了一個安居樂業的沉默公民了。古思堯一家五兄弟姊妹,兄長和家姐早年移民香港,弟弟思籌則一直留在中山,長大後設廠從商,如今更是中山市政協,位列「港澳台僑三胞委員會」,職責是「協同有關部門組織各種紀念活動,邀請港澳台和海外僑胞中的有關人士參加,進行愛國主義的宣傳教育。」
「我知道大陸有人同我細佬傾過,叫佢勸吓我。我細佬都曾經同我講,叫我顧住佢嘅生意。」阿古依然故我,也不感到很大壓力:「我細佬愛國愛黨,大家理念唔同,唔會因為咁而鬧交,我哋仲係兄弟,有傾有講。」
示威遊行這份沒有收入的職業,工時很不穩定,阿古後來索性放棄找尋長工,以便隨時出擊請願抗議:「𠵱家主要收入來源都係靠泛民主派嘅成員,邊個要裝修就搵我。」香港地勝在人間有情,有時阿古去街市買餸,青菜明明10元一斤,好檔主都會計他5元,算是雪中送炭。
回歸10年倒數47日

年輕時的古思堯學跳舞(前排左二紅背心者),酷到痹。

阿古的太太張喜紅樣子甜美,內地當局只准阿古兒子來港,不放其妻。

古思堯七十年代來港,曾是船廠技工。
古思堯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