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改和平憲法,以抗衡中國崛起、增加國際影響力的路軌,正式鋪好。繼眾議院上月通過特別為修憲而設的《國民投票法案》後,參議院昨日(周一)也以122票贊成、99票反對,通過該法案,3年後生效。屆時國會可提出的修憲案,解除不戰不可派兵海外的條文,交付全民公決。
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佔多數議席,令法案順利通過。最大反對黨民主黨不反對修憲,但不滿《國民投票法案》多項內容,包括沒有規定最低投票率,所以聯同反對修憲的共產黨和社民黨等投反對票,最後法案還是通過了。
《國民投票法案》通過後,日本修憲程序正式啓動,最快更會在2010年提出修憲動議,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昨日說:「民眾深入討論修憲內容是十分重要的。」但大約200名左翼及和平人士,在國會外示威反對通過法案。
本月3日屆滿60周年的和平憲法,規定日本不可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不可派兵海外,不可擁有軍隊,防衞只能屬於自衞性質,沒有集體自衞權,即使盟國受武力攻擊,日本也不能動武協防。
但這些條文是日本右翼近年致力一步一步解除的緊箍咒。先是通過特別立法,於1993年派遣自衞隊到柬埔寨,執行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2003年伊戰後再派自衞隊前赴,雖說不參與戰鬥任務,卻是自衞隊首次上戰區,為集體自衞邁出一步;今年再將防衞廳升格為防衞省,為將自衞隊變成「自衞軍」埋下伏筆。
僅13.3%日本民眾支持修憲
和平憲法是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時期起草的,旨在不讓日本軍國主義回魂。日本右翼近年積極推動修憲,除了因應北韓導彈威脅,還為了實現他們的大國夢──不只做經濟大國,還要做政治大國。有了集體自衞權,就可先發制人敵方攻擊。
根據和平憲法規定,日本若要修憲,除參眾兩院各要有2/3以上議員贊成外,要有「過半數國民投票贊成」才可通過。但《國民投票法案》顯然降低要求,參眾兩院各有2/3議員贊成通過後,在全民公決中贊成票佔有效票總數過半,修憲案即可過關。
不過,共同社上周六及周日進行的民調顯示,僅13.3%民眾支持修改集體自衞權,62%支持維持現狀,日本民意對修憲並不支持。去年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若要成功修憲,勢必發動輿論戰,以逆轉民意。
共同網/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新華社
日本修憲程序
日本通過《國民投票法案》後的修憲步驟:
1)修改《國會法》,設立憲法委員會,審查及討論修憲相關問題,進行朝野協商。
2)《國民投票法案》3年後正式生效後,可向國會提出修憲案。
3)參眾兩院表決,各需2/3議員贊成才通過。
4)交付全民公決,有效票中贊成票過半,即通過修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