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下弒母惡行的少年,據悉初中時是個好學生,但上了高中後經常曠課,變得情緒不穩定,要接受精神病治療。帝塚山學院大學精神病學家香山李家(譯音)估計,他對母親的怨恨極深,覺得只要母親仍在世,他會受到迫害,這種妄想迫使他狠下心腸殺母。
本港中文大學精神科教授榮潤國認為,精神病患者病發時,一般都有先兆,例如情緒變得不穩定、脾氣暴躁、行為古怪、甚至言語間透露行兇計劃,公然大呼要殺誰殺誰。遇到這種情況,家人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只要及時察覺,並跟醫護人員合作,慘劇通常可以阻止。
如果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榮教授認為兩種心態最不要得,一是歧視,二是諱疾忌醫。榮教授指出,每個人精神上或多或少都有問題,精神病患者只是病情較深,最重要是社會和家人不要歧視和抗拒他們,這樣可助他們完全康復。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也要跟醫療人員緊密合作,讓患者定期檢查、住院和食藥,甚至要進行強迫性治療。
本報記者/日本《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