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置業(127)私有化一事擾攘兩個半交易日後,最終因為基金股東不滿意作價而告吹。華置昨復牌後股價抽升,最多漲近一成,收報12.76元,升8.8%,創歷史新高。華置大股東兼主席劉鑾雄解釋,私有化原因是避免公司運作被基金股東綁手綁腳。受到上市規則所限,半年後才可重提私有化。
【本報訊】劉鑾雄昨日出席股東會後,不肯評論不滿意私有化作價的主要股東是否英國兒童基金(TCI),亦沒有透露他出價多少,只稱兩者就每股作價有3至4元分歧。TCI去年以8.33元入股華置,持股量7.86%,可見具一定影響力。
劉鑾雄與胞弟劉鑾鴻合共持有華置53.7%。劉鑾雄透露,原本預算斥資逾百億元購入46.3%或10.46億股「街貨」,同時承擔華置90億元債務及成都地產項目的建築成本60億元,私有化的總代價達300億元。
指股東施壓要公司回購
粗略計算,若劉鑾雄打算斥資150億元購入10.46億股「街貨」,每股作價約為14元,較華置去年底每股資產淨值15.72元,折讓11%。基金股東索價高3至4元,即是17至18元,雖較去年資產淨值出現溢價,但較市場估計華置07年每股資產淨值20元,折讓10至15%。
華置昨復牌後股價創新高,若市場繼續憧憬華置將私有化,而先炒高股價,劉鑾雄屆時便要提出更高價錢。
金匡注資無望股價挫一成
劉鑾雄坦言,欲私有化華置,主要是「近兩年基金股東嘅要求多咗,帶嚟無形壓力,甚至喺公司發展政策上有些少分歧,但我們可以堅持自己嘅做法。」有基金要求他以高價進行回購是施壓例子之一。
另他強調,無意特別從TCI手上購回華置股份,「如果要買就(向所有小股東)買晒。」
華置私有化告吹,首當其衝是旗下金匡企業(286)。劉鑾雄兒子劉鳴煒今年3月成為金匡主席,市場憧憬劉鑾雄私有化華置後,向金匡注入業務,讓兒子獨挑大樑。私有化失敗令注資憧憬幻滅,金匡昨收1.9元,瀉9.5%。劉鑾雄表示,金匡未有具體發展計劃。華置旗下另一上市附屬至祥置業(112)亦跌逾7%收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