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專業事務及醫療發展總監黃譚智媛醫生的96歲老父最近因嚴重肺炎過身,一家人決定為父親辦一個環保葬禮,除了依循其遺願將遺體火化撒落香港水域,更選購了一具體面的紙棺材,舉辦首個最環保的葬禮。黃太希望公眾明白,環保、簡約的喪禮不等於寒酸。 記者:謝穎詩
黃譚智媛一直是香港地球之友的榮譽司庫,她接受訪問時表示,家人都很開通,近90歲的母親也欣然接受她的想法,購買紙棺材安放老父。她稱,母親接受過西方教育,思想前衞,對紙棺材構思無異議,唯一條件是要選一具得體舒服的紙棺材。
用紙棺縮短火化時間
她和家人都看過在港發售的紙棺材,結果不合心意。黃太說,香港的紙棺材,部份來自韓國,外圍繡滿織錦,很美觀,卻不太合家人的心意。另一副紙棺材較為中式,卻刻了一隻鳳,也不適合安放父親。她沒因此打消選用紙棺材的念頭,反而從互聯網搜尋了一副在天津製造的西式紙棺材。她沒有透露紙棺材價格,只表示和一般辦葬禮的費用一樣,卻因選購紙棺材而延遲了數天才舉行葬禮。
黃太希望公眾明白環保又簡約的葬禮不等於寒酸,「其實主要係個心,唔係(棺材)厚啲、木多啲就尊敬。」她還指出,現時火化爐不足,而紙棺材所需的火化時間較傳統棺木短26分鐘,她預計若紙棺材普及化,火化輪候時間將由現時的15日減為14日。
黃太表示,父親喪禮中不會燃燒任何祭品,也沒有陪葬品,家人並呼籲親友不用致送悼念鮮花,可改以捐助地球之友支持環保工作。她稱,父親的兄弟姊妹散落於世界各地,故他生前已表示,死後希望將骨灰撒落大海,覺得反而更有意思。
多名殯儀業界人士稱,除了無人認領的遺體之外,本港從來無人採用紙棺材。普渡苑負責人吳厚福表示,中國人一般不會接受紙棺材,寧選一副便宜一點的木棺。他稱,一般火化的木棺只需數百至千多元,只是葬禮各式各樣的「下欄」才花錢,因此他斬釘截鐵地認為政府要推廣紙棺材一定不受歡迎。
蘋果資訊:以回收紙無毒油製成
紙棺材多數是以回收紙、瓦通紙等不同的物料製造,以黃譚智媛也選購的紙棺材為例,承托力達180公斤。這些紙棺除以紙張製造,也會髹上無毒水性油漆,又無金屬物,燃燒時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黃譚智媛今年為老父辦環保喪禮,台灣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05年也曾替離世的父親舉辦簡樸的葬禮,當時馬家不發訃聞,不設治喪委員會,不舉行公祭,全部喪禮費用不超過18萬台幣(約4.2萬港元),比一般台灣人平均花20萬台幣(近4.7萬港元)儉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