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封「我們已掌握貴公司犯罪紀錄!」的恐嚇信,由去年九月開始,陸續傳真及郵寄往10家位於紅磡及尖沙嘴的珠寶公司。該批恐嚇信指收信公司是出售冒牌珠寶、走私、逃稅的「黑店」,要求收信公司盡快加入一家名為「ITB」的機構成為會員,並於十天內繳付60萬元入會費,其犯罪資料便可獲得保密。警方接報後,前日拘捕一名曾留學南非的26歲珠寶經紀,今日解東區法院提堂。
消息稱,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去年尾發現個別會員收到該「ITB」機構發出的信件,諮詢法律意見後通知海關,並由海關將案件轉介警方跟進。而商會方面亦發出通告,提醒會員小心。
勒索信自稱ITB機構
消息稱,遭勒索的10家珠寶公司大部份是位於紅磡、尖沙嘴區的「樓上舖」,以招待內地遊客為主,其中部份包括珠寶及玉石加工廠。事件中並無任何一家公司聯絡過勒索者,亦無向對方付出過金錢。
警方消息稱,由去年9月尾開始,部份珠寶公司陸續收到以一家名為「ITB」機構發出的信件,信件中英對照,內容大致指,已知悉貴公司的犯罪紀錄,如:出售冒牌珠寶、走私珠寶、非法轉運現金和行騙海關等,而ITB熟識香港及美國執法部門,可作出舉報。
信件內容指,貴公司須盡快加入ITB成為會員,犯罪資料則可獲保密,並須於十天內寄出HK$600,000現金支票作為入會費用,另每年年費為3,000元。
消息稱,收到恐嚇及勒索信的珠寶公司並無即時報警,但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獲悉個別會員收到信件後,主動跟進及調查,結果發現這個ITB機構所用的郵寄地址,是位於旺角的一個「虛擬辦公室」(專門替客戶刊印聯絡地址,及提供代聽電話和代收信件等秘書服務),廠商會估計事件涉及詐騙,遂安排收信的珠寶公司聯絡海關,海關將事件轉介警方跟進。
按電郵地址查出疑犯
西九龍總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此案後,將10封恐嚇信撿走化驗,並根據「虛擬辦公室」的郵寄地址,追查這家ITB機構,根據信封上的郵戳,發現有人在沙田區投遞信件。
至前日早上8時許,十多名重案組探員往大圍新翠邨一個單位調查,並拘捕一名姓林(26歲)的珠寶經紀,探員亦在單位內撿走一批證物。被捕的姓林男子並無案底,曾就讀南非一所大學,但未畢業已退學。據悉,林原本在其中一家被勒索的珠寶公司任職,其後離職及轉任珠寶玉石推銷。警方初步調查估計他捉到業內「同行」的痛腳,伺機勒索。
10家珠寶店被勒索示意圖
部份珠寶店常用不良手法
招數:冒充名牌
內容:將內地出產的「雜嘜」貨,冒充歐美或日本製造的名牌產品,牟取暴利
招數:以假亂真
內容:有珠寶鐘錶店索性同售真貨假貨,如一隻鑽戒,可能既有真鑽石亦有玻璃
招數:合作做媒
內容:珠寶店職員、導遊、領隊安插拍檔跟隨旅行團,以團友身份游說內地客購物
招數:睇客抬價
內容:職員會因應客人經濟能力及購物意欲開價,一件商品對不同客人開出不同價錢
招數:加錢換貨
內容:如有客要求退款,珠寶店會乘機要求遊客加錢換貨,除非客人要脅投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