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的孩子」電郵安慰天安門母親<br>丁子霖喜獲珍貴禮物

「89年的孩子」電郵安慰天安門母親
丁子霖喜獲珍貴禮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六四」死難者家屬、「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和張先玲,垂垂老矣,但還要忍受又一個沒有孩子相
伴的母親節;深圳母親譚超雲,拖着瘦弱的身軀,不辭勞苦,照顧四胞胎。母親的痛苦、孤獨,我們要知道、也要行動;母親的大愛,我們要感恩、要回報。就讓我們向身旁的母親說一聲:「媽媽,謝謝你。祝您母親節快樂。」

獲悉香港朋友(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要在5月13日那一天舉行「失去孩子的母親節──人道對待六四死難者家屬」的活動,同時舉辦「六四」死難者圖片展。我們想,這對於在89「六四」慘案中失去兒女的每一位母親來說,都是一個安慰。
母親節這個日子,如同每年的「清明」、「六四」,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徹骨的痛。作為一個母親,在這樣一個日子,怎能不想起漸漸離我們遠去的兒女呢?他(她)們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怎能從我們身上割捨呢?
記得在三年前的母親節,我們寫過一篇短文,題目叫《母親節的夢》。這篇短文中說:「就我們的理解,母親節是一個具有濃郁家庭、人倫氣息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子女們以孝道來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而為母者,則不僅盡情享受着親情之溫馨與甜美,而且還品味着由生命之延續得來的喜悅與歡樂。」然而,失去了兒女的母親節,對於我們來說,剩下的只能是一種悲涼和痛楚。作為一個家庭,已經破碎了,我們再也無法從這個家庭享受到曾經擁有過的溫馨和甜美,再也無法從這個家庭品嚐到曾經擁有過的喜悅與歡樂。
在前不久,我們從互聯網上讀到了一封由一位「89年的孩子」寫給「天安門母親」的信。這位孩子在信的開頭這樣說:「所有材料未看完,我已淚灑滿面……」接下去她(他)又說:「近兩年經過多方了解,方真正了解無辜百姓、莘莘學子,為國家一腔熱血卻換來如此悲慘下場。」她表示,她會慢慢的讓身邊的朋友家人了解當年的真相。她說起碼她這一代不會忘記。她(他)的這些話語,我們想誰聽了都會受到感動。
她信中所說的「材料」,想必是指2005年我們在香港出版的《尋訪六四受難者》一書。這是一本禁書。我們不知道她是怎麼得到這本書的。由此我們想到,保存「六四」資料,還原「六四」真相,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是多麼的重要。
在這封信的末尾,這位孩子寫道:「我在您們的身邊祝福您們,希望您們為了自己,為了您們失去的愛子、孝女們保護好自己,保重自己的身體,我會深深的祝福着您們的,也願九泉之下還未能瞑目的兄長姐妹們能早日得以安息。本人愚鈍無用,不知如何可以幫助得了您們,希望您們可以告知,我視您們為我自己的父親母親!」
這封信是我們在母親節得到的最珍貴的禮物。我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兒女,但我們並非孤苦無依,我們從更多的孩子那裏獲得了愛,那同樣是一種充滿着親情的愛。
最後,我們還要向香港各界同胞和有關人權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一年一度在母親節這一天,舉辦各種活動,把我們與香港的母親們、姐妹們以及她們的兒孫輩聯結在一起,給我們送來人間的溫暖和撫慰。
丁子霖 張先玲
「天安門母親」
0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