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和仔!你想踢到幾時先至退休呀?」出道時以一頭鬈曲長髮為標記的李健和,歷經東方、麗新、南華和現時的香雪晨曦,不經不覺已在綠茵場上縱橫21載。這位三屆香港足球先生雖然年近不惑,但看來依然有氣有力在球場上奔馳;但願漸露曙光的本地足運,能像和仔一樣拼搏下去。記者:曾雁平
出道21年的李健和今年已經39歲,是本地甲組足球聯賽中最老的現役球員,也是本地近來最具代表性的球星之一。在其漫長的職業球員生涯中,贏盡本地賽事錦標,還三度當選「香港足球先生」(93、94及03年),僅次於四度獲此榮譽的「大頭仔」胡國雄。
剪掉煩惱絲或是掛靴時
李健和笑言,能夠踢到接近40歲可不是易事,比奪取個人獎項更值得開心及驕傲。「記得當年黎永昌及黃國安等前輩,踢到30歲左右已經身心俱疲,準備掛靴,而自己到今時今日仍可以立足,少啲熱誠同鬥志都唔易堅持下去。因為踢波係體力運動,每日都要操練,到呢個年紀體能難免下降,𠵱家睇吓自己仲可踢到幾耐。」和仔初出道時曾試過剪掉長髮,可是發展不太順利,自此長髮便成他的標記;如有一日球迷見他剪掉煩惱絲,相信就是他掛靴之時。
回顧和仔漫長的球員生涯,印象最深應是94年,當時效力東方的他獲南華借用,在友賽出戰世界冠軍球會巴西勁旅聖保羅。賽前外界認為該場友賽純粹是一場巴西球星展示世界級球技的表演騷。但賽果出人意表,南華踢出精采的一仗,最終更爆大冷以4︰2獲勝。替南華射入一球的和仔至今仍津津樂道:「入波之餘,還助球隊擊敗有卡富同李安納度等世界級球星領軍嘅聖保羅,至今依然令人回味。」
然而,在掌聲與榮譽的背後,和仔也經歷過無數風雨荊棘,教他最刻骨銘心的,莫過於2000年的港澳埠際賽,因對球證的判決不滿,繼而用波「省」球證徐國權,結果被重罰停賽一年,成為和仔職業生涯中一個最大污點。然而,眼看着整個香港足運踏上「不歸路」,才教李健和最痛心疾首!
香港足運自1968年轉行職業制後,球市從未試過像去年般淒慘,在可容納40,000名觀眾的大球場上演的各項盃賽決賽,竟有超過38,000個座位是空置的,就算在擁8,000座位的旺角場上演的賽事,如當天有2,000球迷入座已叫旺場。直至早前南華鬥傑志的榜首大戰,出現8,000多名球迷迫爆旺角場的墟冚場面,已是近10年難得一見。
香港球迷曾棄本地足運
「我好記得,喺94年重建後嘅大球場第一場爆棚波,係我效力嘅東方對首次訪港嘅意大利森多利亞,當時大球場迫滿四萬球迷,仲有球迷因買唔到門票,要喺球場外『聽波』。」李健和憶述:「但回歸後短短幾年間流失咗好多球迷,我哋落到球場見到嘅都係空空如也嘅觀眾席,心情多少都受到影響,踢落總不及過去起勁。」
李健和認為本地賽事水平下降,最主要原因是香港球迷放棄本地足運:「七、八十甚至九十年代嘅球隊班主,如黃創山及林建岳等,基本上肯不計成本,搵好嘅外援去加強球隊嘅競爭力,這同時提升咗球賽嘅水平。雖然呢班老闆未必可以喺足球上得到實質嘅回報,但佢哋嘅付出及貢獻,都獲得球圈同球迷嘅肯定同支持。但係𠵱家肯入場睇波嘅球迷如小貓三四隻,你話啲老闆仲有乜心機去搞本地波呢?」
和仔指出,現在年輕球員的起薪點僅三、四千元,基本上僅夠餬口,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踢職業足球要每日接受高量度嘅訓練,少啲熱誠都唔易捱。就算年輕人有潛質又肯搏,都唔保證可以踢得起;因為近年各球會嘅高層及教練大多數唔會冒險起用新人。如踢到23、24歲仍搵四、五千元,難免細想係咪值得繼續踢落去?轉行或改踢業餘,係正常不過嘅選擇。」
儘管在港踢波不易闖出名堂,但李健和仍孜孜不倦,協助香港培訓新一代足球員。擔任香港08及09教練的和仔,除了為自己將來掛靴後鋪路,也希望略盡綿力,為本地球壇培訓接班人。
看着年近40的「和伯」,仍在綠茵場上為香港足運的未來拼搏,實在值得年輕一輩,向這位球壇「長青樹」致敬。
回歸10年倒數5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