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回來 - 邁克

還不回來 - 邁克

失蹤兩年的朋友突然於電郵信箱蒲頭,閒話家常之後不忘為我天天在文字地攤賣藝打氣,並且一番好意提出忠告:請盡量避免沒完沒了繞着張愛玲打轉!哦是的,我知道自己有這個壞習慣,厚着臉皮分祖師奶奶的身家,功力深厚的她不被搞得昏頭轉向,身子較弱的讀者也會見棄。於是笑着回答:別擔心,兩個多月沒有寫過這三個字了,正儲備彈藥迎接李安的《色,戒》上映呢。誰不知話口未完,老毛病又犯了。
可是你能怪我嗎?《等》這樣一篇教人眉飛色舞的小說,既然提起來,哪有三言兩語打住的道理?那麼蜻蜓點水的十來頁,也沒有多少句正經的,幾個太太各自吐一輪苦水,可是教人永遠忘不了。大概正因為篇幅短,人物在字裏行間呆不住,一有機會就跳進讀者的生活中,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喜歡雷諾亞的人,都讚許他作品這種「紅杏出牆」的特質。
先前看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千里尋親的男人終於與離家十六載的妻子會面,兩人呆若木雞一問一答。跟了水上人家的她,他覺得比從前黑了許多,她則籠統地認為他老了──當然老了。我莫名其妙想起《等》裏的奚太太。戰亂的關係,丈夫在外地另外娶了女人,四十出頭的她在上海守着活寡。嘴上再硬,心底沒有停止過盼望破鏡重圓,白光那首膾炙人口的《等着你回來》,她肯定在無線電聽過:「還不回來,春光不再;還不回來,熱淚滿腮……」只是她的心願有點矛盾:「總有一天她丈夫要回來。不要太晚了──不要太晚了呵!但也不要太早了,她脫了的頭髮還沒長出來。」她還在等嗎,於一個拉了臉皮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