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1年底牛棚藝術村誕生後,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認識這個藏於古建築、舊屠房、煤氣鼓旁的藝術村,尋找藝術家、參觀展覽、看表演的人盲衝直撞也會找上門來。突然間,香港藝術發展局說要發展牛棚藝術村,提出方案中竟然先要10多位藝術家和5個藝團先行遷出,「迫遷」疑雲一下子令牛棚藝術村人心惶惶,亦帶出了今日「愛在牛棚成熟時」之香江藝壇生態浮世繪。
記者:馮敏兒
攝影:馮敏兒、伍慶泉
藝發局夢想團之「新牛棚藝術村」
今年2月藝發局向牛棚諸位現有租戶,發表了一幅夢想中的牛棚藝術村願景:新牛棚藝術村,有4個劇場、3個排練室、2個展覽廳、酒吧、餐廳、精品書店,露天劇場、增加電力供應、加設傷殘人士配套和宣傳設施……因牛棚可發展得更好,更因石硤尾工廈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有5倍超額認租!藝發局見JCCAC大受歡迎,便認定牛棚藝術村應發展為「表演藝術」中心,成功改建即可舒緩演出場地的供不應求,不過條件是先要藝術家、藝團「自願被迫遷」!送你豐厚搬遷費,在「石硤尾藝術村」留番個位畀你,遲啲走寶!
更有趣是由藝發局主席馬逢國帶領的「夢想團」還有埋時間表,今年中獲撥款,9月出圖則,11月與現有租戶終止租約,明年3月動工,09年1月完工,季內新牛棚全面開放。馬逢國還親口說會動用千幾二千萬元「活化」牛棚,但佢一再強調這是公帑,要向公眾負責,要確立可進可出的評核機制。言下之意是,藝發局想主動插手管理這個一向由民間團體和藝術家自主自發經營多年的牛棚藝術村!不過計劃只是初步構思,而且已經傳出陣陣燒焦味,因牛棚中人拒遷!「夢想團」夢碎,要非從碎片中面對現實,隨時不歡而散。
源自北角油街藝術村
目前牛棚有5個藝術團體和9個獨立藝術家單位,全都是當年的北角油街藝術村的遺民,這個前政府物料供應處「基地」,後來政府話要賣地,又說要發展郵輪碼頭,迫遷下一批去了長沙灣屠房,一批進駐舊啓德機場,最後在01年底至02年初被徙置入土瓜灣馬頭角道的前牛隻屠房,現為受歷史保護建築。「牛棚藝術村」大名無中生有,不脛而走。不過5年多以來,牛棚藝術村雖由產業署收租及管理,其命運實主宰在民政事務局手裏,局長何志平一直愛理不理,合約長不過3個月,哪個月收唔到租單即是玩完,政府清場其實易如反掌!不過牛棚藝術村自己也團結不起來,兩度整合還是不歡而散!
為甚麼要去石硤尾?
即將在9月入伙,由石硤尾舊7層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是牛棚風波的導火線,但有趣是原來這個藝術村只在朝9晚10經營。牛棚租金$3.5呎,石硤尾卻是$6呎!雖然藝發局口頭承諾各有由5至20萬元的搬遷費,但難道才開始建立的社區關係又一次被瓦解!
反對
牛脾氣:獨立藝術家反感!
1號工作室榮哥:搬咗起唔番
鑄銅高手榮哥的牛棚1號工作室向來最熱鬧,常有學生小朋友和藝術友好聚會,他可以在古建築內大興土木,架床叠屋而無損建築物分毫,已構成與眾同樂教育大眾的藝術精神,現在才來把他拆遷是否太荒謬,本末倒置?難怪他對藝發局如此反感漠視:「6年前聯名去信藝發局要求輔助但你唔睬,今日我們搞得有點起色你就來插手!」
熱血牛仔杜煥:Yougetout!
另一工作室成員杜煥更大怒:「牛棚是集體造出來的,從來唔關藝發局事,我們十幾年前在南丫島搞藝術村,一直搞到現在,路是我們行出來的,你們冇一個識乜嘢叫藝術村!上海街視藝空間展覽室搞了咁多年,到現在還是一塌糊塗,你憑甚麼搞藝術村?藝發局,yougetout!」
3號林玉蓮:反推倒重來
牛棚3號的林玉蓮就好似一隻伸腰的懶貓,習慣了便成自然,重型裝置還是牛棚出入自如,最重要難得安靜,她可以隨遇而安,但反對推倒重來!
N1黃志輝:前景悲觀
正如N1的黃志輝也對牛棚前景異常悲觀,因為沒有長遠的發展,各有各的想法。他說一來全無誘因搬去石硤尾,更沒有人完全知道事態發展!
中立
蛙王:去邊都無所謂
不過亦非所有藝術家都咁悲觀,好似蛙王郭孟浩就非常合作,佢話去到邊都無所謂,最好畀間村屋佢!雖然佢還是跟大隊「唔郁」。
投訴王甘志強:變幻原是永恒
有牛棚投訴王之稱的甘志強最絕:「我個人好簡單,我只做作品,亦習慣了不會做對抗,藝發局算是態度溫和,如果換上產業署話唔租,就一句聲都冇得出!我搞了10幾年,從來都是在窿窿罅罅中生存,每個地方都不是永恒,我好明白這些問題。」不過他對藝發局溫和,卻對村中人絕情,燒烤、攝影、騎單車統統因為他的投訴而禁止!
我們是G5聯盟
1a空間、進念二十面體(包括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牛棚書院)、錄影太奇、藝術公社和前進進劇團5個組織去年組成G5聯盟,在回應藝發局上共同進退,牛棚藝團終於團結起來,本月中便會向藝發局提交出集體反建議,不過他們倒沒有個別藝術家般激進,還抱有不少希望,就如「錄影太奇」的Isaac:「為了可接觸更多群眾,有需要進行中央化處理。」進念二十面體的簡溢雅認為:「這次算是正式從政府方面確立了牛棚藝術村的地位,基建做好有助爭取外來支持。」1a空間的蔡仞姿:「維修經費和電力不足都不是我們能力所能應付的,所以我們亦希望成事可一次過解決問題。」這對同樣面對維修資源不足困境的前進進劇團亦然。
但你以為G5撐藝發局亦非也,例如進念二十面體簡溢雅:「藝發局介入牛棚根本冇顧及在牛棚工作多年的藝術工作者,一照面就問你搬唔搬,大家極為不安,只一廂情願想有所改變!」1a空間的蔡仞姿:「方案根本冇我們的代表聲音,亦強烈要求將來必須有我們現有的自主空間!」而前進進劇團鄭綺釵由衷說:「說到底這裏還是公眾地方,有需要回饋社會,和受到一定程度的監察。」
1.牛棚書院近來最重要的活動,還是牛棚書院院長梁文道的書房和寫作枱。他說:「牛棚書院搬離牛棚仍然是牛棚書院,因為牛棚書院是進念的分枝,我跟大隊。不過就算修葺亦無必要我們先搬出!」
藝發局有say 真亦假時假亦真
藝發局傳訊經理曹敏儀安慰大家說:「我們絕對不是迫遷,只是可能性,因為藝發局是有見藝術界的需要,而安全條例亦限制了他們的活動,所以想參與,希望多點溝通,希望藝術家不要那麼反感。未來發展大家要找到共識才可以談下去,絕對沒有一個死線。」不過事實更可能是藝術公社梁兆基所言:「牛棚藝術村從來唔關藝發局事,整個政策直屬民政事務局,他們只是咁啱有石硤尾藝術村,想乘機安置村民,搞掂牛棚,但冇人睬佢,其實他們不過試探口風,鬥吹水,真真假假好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