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食品再引起美國政府關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將檢驗中國出口的海鮮,確定沒有使用禁用抗生素氟化苯酚酮(fluoroquinolone)才可發售。
美國密西西比州上周在一批來自中國的鯰魚中,驗出含有氟化苯酚酮,於是下令停售中國鯰魚。阿拉巴馬州當局更在20個來自中國的鯰魚樣本中,發現14個含這種抗生素。氟化苯酚酮可導致過敏反應,對神經系統、肌肉和心臟都有不良影響,更可致命。
食物環境衞生署已就事件與內地有關部門聯絡,強調在從內地入口的鯰魚均由註冊魚場飼養,並附有衞生證明,今年由1月至4月30日內地鯰魚入口量達34,000公斤。
港龍脷柳是鯰魚冒充
新界養魚協進會顧問郭誌有表示,鯰魚屬淡水魚,每斤約售15、16元,但自從鰻魚含致癌物質孔雀石綠事件後,內地的鯰魚製成魚柳,大量銷售到歐洲。
業內人士指出,以往不少超市或凍肉店出售的龍脷柳是鯰魚冒稱,油魚事件後,食環署抽驗油魚,業內才不以鯰魚冒稱龍脷柳。
美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