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摸摸買楊桐放主殿<br>安倍向靖國奉祭品

偷偷摸摸買楊桐放主殿
安倍向靖國奉祭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月沒有到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為正解凍的中日關係營造良好氣氛。不過,日本傳媒昨天(周二)揭發安倍原來曾偷偷摸摸,以首相名義和自掏腰包,向靖國神社奉上祭品。安倍再有小動作,中國和南韓都加以批評,令中日元首互訪蒙上陰霾。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靖國神社今年沒有發邀請信給安倍,改為建議安倍奉納祭品,安倍接納後,自掏腰包,花了5萬日圓(約3,260港元)買了一盆楊桐作為祭品,供奉在靖國神社主殿,盆栽上的木牌寫着:「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靖國神社職員證實,安倍於上月21日至23日春祭大典期間,曾向靖國神社獻祭品,將楊桐奉供在主殿,與殿前的其他楊桐並列。
靖國神社每年4月舉行春祭,10月秋祭,就儀式而言,比每年8月15日戰敗投降日還重要。日本人視楊桐為神木,通常用楊桐作祭神用品,1985年首相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拜靖國並獻上楊桐,被輿論質疑後,不再用楊桐致祭,即使是堅持年年拜靖國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也只奉納鮮花,免遭人非議。

南韓抨擊口不對心

安倍不親身到靖國神社參拜,改採20年前中曾根做法,顯然是為了折衷。安倍向來都到靖國神社參拜,鑑於中韓都警告他不要拜靖國,加上上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日,令安倍不敢公然拜靖國,惟有向獻上楊桐作祭品,以滿足中韓的要求及安撫右翼分子的不滿。
但安倍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國內有憲法學者批評安倍以首相身份奉上楊桐,有違政教分離原則。南韓外交部更抨擊安倍口不對心,繼續「美化過往侵略戰爭和悼念戰犯,明顯是違反吸取歷史教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被問到安倍向靖國神社供奉神木時沒立即回應,待記者會結束時才宣讀聲明,指「靖國神社問題,是中日關係中的重大政治敏感問題。中日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促進友好合作關係健康發展達成的共識,應得到切實遵守。」《讀賣新聞》指安倍此舉會引起中國反彈,可能影響安倍今年訪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事宜。
路透社/法新社/中央社

日本靖國神社上月舉行春祭,數十名國會議員聯同助手列隊到靖國神社參拜。 路透社

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