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對彼得.梅爾PeterMayle又愛又恨,自從這個英國佬寫了一個叫《布羅旺斯的歲月/《山居歲月》(AYearInProvence》)之後,法國人對他的讚美當然感到驕傲。
另一方面,這本暢銷書帶來了無數的遊客,有些旅行團還照作者生活過的路線去觀光,弄得法國鄉下沒一天寧靜,大家都在罵他帶來的騷擾和麻煩,但一方面又想賺外匯,矛盾得很。
一連串的作品,都在講法國,連大導演烈利.史葛也看中了其中一部,拍成電影《AGoodYear》,但看過原著的人,會說小說比電影精采。
梅爾的書,散文和小說參半,最新的一本叫《法國課FrenchLessons》,副題寫着:刀、叉和開瓶器的歷險記。
成為法國名人之後,梅爾被邀請到許多鄉下的食品節去當嘉賓。他又認識了多位老饕友人,帶去各地方吃吃喝喝,用幽默的口吻把一切記錄下來,編成這本散文書。
梅爾的經歷可讀性極高,他到過Vosges吃青蛙。法國人都認為該地的青蛙肉質最美,因為生產於著名礦泉水Vittel地區裏。整個鎮都充滿了青蛙的裝設,有招牌、服裝,還選出一年一度的青蛙小姐來。
美女的腿不能吃,青蛙腿的煮法可多不勝數,也不介意法國人當他是一個野蠻國家來的小孩那麼教育,梅爾笑嘻嘻地把青蛙節的每一個細節都寫了下來,包括一群青蛙把旅館房間的牆紙全部吃了下去的趣事。
在波爾多,梅爾也看過當地的馬拉松,原來是一面賽跑,一面喝美酒的。最後的輸贏,是你家的事,與我無關。
從此書中,讀者也上了法國課,舉一個例,我們吃青口時,知道用一個小粒的殼當夾子,鉗出大粒青口肉來,但是要吃蝸牛,又沒工具的話,那麼烤得熱辣辣的蝸牛肉怎麼拿?
答案很簡單,學法國人,用麵包皮夾着蝸牛殼,不就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