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史上首次 未申報租金遭起訴<br>逾10萬業主面臨被控

差餉史上首次 未申報租金遭起訴
逾10萬業主面臨被控

【本報訊】逾10萬名經常不向差餉物業估價署填回物業資料的業主面臨檢控,該署上周五進行了差餉百年歷史上的首宗檢控,成功告入一名富翁,他擁有10個車位,但重估差餉時他不填報回申報表,他承認控罪,但求情說自己有病,經常出入醫院而忽略了填報,結果法官輕判罰款2,000元。 記者:呂焯均

差估署副署長曾梅芬接受訪問指出,每年10月重估差餉前,以及所有租約期滿的物業,該署都會向其中數十萬名業主發出「物業詳情申報表」,藉以收集租金資料,以便重估差餉。
不過,一直以來都有兩至三成,即逾10萬名業主無填報回申報表,去年的重估差餉,申報表的回收率也只得82%。
為確保重估差餉結果準確性,故需要業主填報資料,而根據差餉條例和地租條例,業主不填報便違法,兩條法例各可罰款由5,000至10,000元。曾梅芬說,該署徵詢律政司後,決定向不填報的業主採取檢控行動,並且先對付擁有較多物業的違例業主。

判罰2,000元

上周五進行了差餉百年歷史上首宗檢控,被告姓謝,擁有屯門美樂花園10個車位,該署先後向他寄出催辦書、警告信,但都無反應。他在庭上認罪,但求情稱自己有病,經常出入醫院,家中又沒有人幫忙。最後法官輕判罰款2,000元。
該署也準備好陸續進行檢控,第二宗檢控下周五在法庭聆訊,今次的被告則是擁有服務式住宅,卻不填報申報表,該署已發催辦書及警告信,被告仍不理會。她又指出,為加強阻嚇力,該署更研究採用定額罰款,若業主不填報,該署再發催辦書及警告信,對方仍不理會,該署便直接發出定額罰款告票,罰款水平會在1,000至2,000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