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 - 陶傑

大熊貓 - 陶傑

大熊貓是一種很曖昧的動物。
牠的英文名字叫GiantPanda,為甚麼多此一舉,要加上Giant呢?原來還有一種RedPanda,中文名叫「小熊貓」,其實是浣熊的遠房親戚,和大熊貓一點關係也沒有。
動物學家把大熊貓編在食肉動物科底下,其實很寃枉。牠的食物百分之九十九是竹子,儘管在幾十萬年前,牠的祖先必定和其他熊一樣牙齒尖尖,但今天的大熊貓已經長成了一口扁平的牙齒,只能吃素。
大熊貓享有很多破例的特權,不必冬眠,爪子長有一顆「假指」,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像人或者猩猩那樣拿着吃,而不必低頭,很罕見,自然界除了靈長類動物,其他動物沒有資格「拿」東西,純粹是為了方便大熊貓吃竹子。
但最重要的是,牠生活在中國,以中國人對「吃甚麼補甚麼」的迷信,大熊貓竟然沒有落得和虎骨、鹿茸、熊掌一樣的下場,令人十分驚奇。但是,不表示大熊貓一直受到保護,對牠們皮毛的追求,從唐太宗送給日本使節開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黑市,沒有停止過。
問題是,大熊貓怎麼能活到今天?別忘了大熊貓不喜歡交配,一年只行一次房,一胎不超過兩個,和中國人口相比,人相對於這種動物,Outnumber得太過懸殊。加上一身黑白分明的皮毛,在綠森森的山林裏半點偽裝都沒有,簡直是捕獵的現成箭靶,徹底違反自然界生存原則。而中國在五十年代還爆發了大饑荒,大熊貓也不能倖免於難,破天荒被殺了當食物。儘管生育在這樣一個對生靈不友善的國家,大熊貓卻沒有絕種,簡直是奇蹟。
有的動物,外表和行為都很有品味:像貓、馬、獵豹、北極熊,還有熊貓,看牠們的眼睛,令人相信牠們也有靈魂。當上萬人去海洋公園,用儍瓜機和閃光燈圍着大熊貓,大叫「好cute、好得意呀」,是令人有點憤怒的,因為一圈喧嘩,他們不是善美和奇趣的鑑賞家,只是一窩蜂的消費者。熊貓很可愛?這是上天一個黑白分明的玩笑,把一種珍貴的畜牲,故意錯配在人命賤價的國度。全世界只有近一千六百個野外大熊貓,而討厭的人卻數以億計,幸福的是大熊貓,牠嘴嚼着竹子,牠永遠感受不到這個天地間的第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