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天坐的士,經常會遇到一些兼職或替工司機,即是非職業司機,他們對目的地路線不太熟悉,對路面交通情況不太熟悉,對汽車性能不太熟悉,操控全靠大力踩油及大力煞車,就算只是短途車程,乘客也大暈車浪,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司機,駕車反應明顯較慢,替自己擔心之餘也替他們擔心。
又是一個星期天晚上,上了一部的士,司機是位伯伯,先入為主以為又碰上了替工司機,說出了目的地,司機伯伯點點頭便就地調頭,心想如在此地調頭需要在安全島中間經過,難度甚高,便出聲提醒,司機伯伯一句冇問題,輕輕鬆鬆的一手軚,兩手軚,車便過了安全島調了頭,半分路肩也沒碰到,啊,原來是一位高手。及至到了公主道的兩個彎位,入彎出彎柔順穩定,車速清爽,與前後車的距離恰到好處,對行車路線瞭如指掌,駕駛技術爐火純青。
司機伯伯專心駕駛,坐在車中感覺很安全,我電話響起,司機伯伯主動調低收音機音量,目的地將至,忍不住衷心讚許專業表現,司機伯伯謙虛地道謝,話匣子打開,開始有傾有講,司機伯伯表示除非乘客主動傾偈,否則不會答嗲,以免騷擾乘客。在餘下的十分鐘車程,司機伯伯講出了一些市民的心聲,對收音機節目的看法及對美國鎗擊案的一些意見,精闢獨到,簡潔有力,比許多時事評論員更深入淺出,獲益良多。
在任何範疇,只要用心鑽研,發揮至某個高水平,便接近藝術,駕駛的士也不例外,司機伯伯處處為乘客着想,專注駕駛,清風送爽,在車廂內展現專業的士司機的藝術。遺憾忘了互留通訊,只好有緣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