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眺望:門徒 - 方卓如

國金眺望:門徒 - 方卓如

傳媒,尤其是報紙,是一門非常獨特的行業。當其他生意只要賺錢就可以心安理得,報紙傳媒除此以外,還要講立場,講公信力,講新聞自由。每當有報紙傳媒被人收購,特別多評論猜測。
梅鐸提出50億美金收購DowJones,因為旗下有份《華爾街日報》而令市場嘩聲四起。財經報紙轉手,香港最近都試過,似曾相識。當年大家都猜不透真民主為何收購財經報紙,趁四方八面分析研究梅鐸背後動機,當中又有沒有真民主的共通點?
真民主與梅鐸可算是師徒關係,不過後生那位才是師傅。真民主出售衞星電視給梅鐸,賺了一筆。近期買完財經報紙之後,梅鐸又照跟。誰是師傅,不言而喻。
徒弟睇中《華報》,外間估計可能是睇通新舊傳媒應該如何結合。新聞集團還收購了MySpace,再買《華報》加WSJ.com,證明是對內容上網非常之有心得。師傅都有搞互動電視,又有寬頻,加上財經報紙的強勁分析內容,都可以是相輔相成。由此可見,徒弟是計劃步師傅後塵。
不過,徒弟有做報紙的往績,師傅冇。梅鐸是傳媒大亨,師傅只不過是財技高手。就因為梅鐸之背景,外間還擔心《華報》編輯方向會否受影響。《經濟學人》從錢的角度,叫人毋須太擔心,因為報紙傳媒始終是生意一盤。只要明白《華報》值錢在那裏,以梅鐸聰明才智,必定會原封不動。《經人》還指,只要一字記之曰錢,放棄以濟世為懷角度出發,梅鐸收購《華報》,一切都可以理性解釋。
如果大家同意徒弟收購《華報》是理性生意人行為,那麼就可以推論師傅的做法是毫不理性。徒弟有一整個傳媒版圖要擴張營業,一步一步用收購建立勢力;師傅卻瓣瓣皆通,上天落地,從衞星到地產,只要有價有市就可以一買一賣。兩師徒並不同路。梅鐸是百分百生意人,為着賺錢可以叫政治讓路。所以新聞集團會遷就中國政府。真民主少爺脾氣,逆我者死,有拒絕賣賬的本事。用錢來量度未來動向,會有偏差。
換言之,兩師徒雖然一前一後收購財經報紙,但徒弟可以用常理分析,相信《華報》應該會不變應萬變。師傅卻飄忽無定,無法用理性推測。為何會買一份財經報紙,或者方向如何,永遠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