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設過海行車時間器<br>耗資5400萬元 料09年完成

九龍設過海行車時間器
耗資5400萬元 料09年完成

【本報訊】政府將耗資5,400萬元,在九龍區六個地點安裝行車時間顯示器,包括西九龍、紅磡及九龍灣等地,通知駕駛人士三條過海隧道的擠塞情況,新顯示器計劃使用新技術統計車輛過海時間,改善以往顯示器不準確的問題。 記者:麥志榮

港島由03年起在三個地點安裝行車時間顯示器,顯示港島經三條海底隧道過海的行車時間,安裝顯示器後,過海交通的平均車速上升了4%,所以當局計劃將行車顯示器擴展至九龍區,工程將於2008年展開,預計2009年完成。

訊號受阻致時間偏差

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郭志標表示,不少的士乘客都會參考行車時間顯示器選擇行車路線,尤其是早上繁忙時間,但據他們的經驗,顯示器經常不準確,顯示的時間與實際行車時間可能相差一倍,例如從東區走廊經紅隧過海,顯示器指要30分鐘,但實際上交通卻很暢通。
目前行車時間顯示器主要是利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追蹤巴士的位置,計算過海的車速。香港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長容漢清表示,以衞星定位系統追蹤巴士,訊號收發可能受阻,加上巴士行走有特定模式,可能會令計算行車時間出現偏差。
他表示,外國也有使用不同的系統計算行車時間,包括用攝影系統辨認經過某一段路的汽車車牌,以追縱汽車及計算行車時間,缺點是各司機的車速不一樣,無法避免有偏差;另一種則是利用地面的接收系統,追蹤特定車隊,只要參加的汽車數量和種類夠多,計算出的平均行車時間就會較準確;而最新一種方式是追蹤車上司機及乘客手提電話的訊息,從而確定車輛的位置。

九龍加裝行車時間顯示器位置

1)渡船街南行近登打士街
2)加士居道東行近漆咸道南
3)窩打老道南行近亞皆老街
4)公主道南行近治民街
5)啓福道北行近宏通街
6)漆咸道北南行近蕪湖街

資料來源:機電工程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