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小吃有著名的「老邊餃子」。以為是北京名吃?其實源自遼寧瀋陽。光顧的那家說,它有一百六十年歷史。清道光年間,一位師傅在小津橋搭上馬架房,開館謀生。誰知揚名立萬。我們嚐到的餃子,皮薄餡香,若點什錦的,一個餃子一個味,沒有重複。
久負盛名,因肉餡同人家不同,先經煸炒,再以雞湯或骨湯慢煨,這樣餡兒便浸透了湯汁,濃而不膩,甚有質感。餃子除了蒸、煮,還有煎、炸、烤。煎的外皮香脆,吃時一泡湯。最初還以為他們以這過程作招徠,應是「老煸」吧?原來只因創製人喚邊福。而「老邊餃子」招牌一直由後人傳承。至今一些大城市亦見,已成美食代號。不知是分店抑借名?
除此之外,還有款水餡包子,調餡時亦徐徐加水,包子蒸後化湯。還有老山記鴛鴦餡餅(豬、牛肉加香湯及蔬菜煨湯),都是一肚子湯汁的。
遼寧大菜多野味,也很粗獷。小吃則講究灌湯「內涵」,看來這是它獨特風味──不過叫人聯想到東北煤礦經常滲水,出事……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