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圍捕小販手法經常遭批評的食物環境衞生署,處理掃蕩行動撿獲的物品也有疏忽失職之嫌。有食環署員工揭露,用以儲存有關被扣貨物的北角倉庫,近月有大量證物不翼而飛,包括一批手錶。有立法會議員形容事件性質嚴重,署方必須徹查這宗閉門失竊事件,「究竟係唔係有人監守自盜。」食環署則稱會跟進調查。 記者:盧文烈
小販事務隊在掃蕩小販行動撿獲的物品,一般儲存在各區的證物儲藏室及撿獲貨品倉庫內。自稱「一名不平的東區助理小販管理主任」向本報投訴,指去年12月,一批在掃蕩小販行動撿獲的手錶,被送往北角倉庫保存,但今年3月該區一名助理小販管理主任盤點倉庫證物時,發現大量證物不翼而飛,包括該批手錶,員工隨即向一名高級小販管理主任報告事件,該高級小販管理主任則再向首席小販管理主任滙報。
又向廉署警方投訴
投訴人稱,有管理層由於未有每日到倉庫巡視及確認證物已跟足程序處理,擔心事件曝光後需「揹鑊」,影響仕途,遂密謀偽造文件,以便證明遺失的證物已合法被銷毀或棄置於堆填區。該投訴人除向傳媒揭露此事外,又已去信廉政公署、警務處及食環署投訴。
食環署東區小販事務隊撿獲貨品倉辦公室位於北角街市地下,證物儲藏室則位於1樓。本報昨午到上址視察,發現儲藏室重門深鎖。有小販事務隊職員指倉庫平日也有上鎖。
食環署沒否認指控
東區環境衞生辦事處首席小販管理主任鄧嗣麟昨午回應本報查詢時說,「直到呢一刻冇收過員工報告遺失證物」,又隨即表示不方便回答問題,着記者向食環署新聞組查詢。食環署發言人昨晚回覆本報查詢時未有否認上述指控,只表示會就有關投訴跟進調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形容指控嚴重,他指食環署作為執法部門,若發生證物遺失事件令人詫異,擔心遺失證物會影響檢控工作。他促請食環署必須徹查事件,「究竟係有人監守自盜,抑或監管出現漏洞,冇做好證物登記程序,都要查清楚,交代清楚,有必要時要報警處理,唔可以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