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去泰國旅行,很少到菜市。一般的菜市各位也許逛過,但是去廟裏的菜市,也只有我們吧?
什麼?廟裏也有菜市?是的,一點也不錯,離開曼谷兩小時,有一個很鉅大的廟,大到連菜市也開在裏面。找到菜市就找到小食,這裏賣的,有最出名的滷水鴨。
滷水鴨有什特別呢?香港也有呀!試過才知道,每隻鴨滷六七個小時,當然有特別的技巧和數十年的經驗,肉質柔軟得連嬰兒和老人都咬得動,而且味道特別好,這就世上難找了。
一隻那麼大的鴨子,才賣六十塊港幣,這個菜市遊客一個也見不到,但四周圍的人湧入,到了周末和禮拜天,根本擠不進去,一天要賣幾千隻鴨。
檔主是澄海人,流落在泰國已六十多年,我問他:「怎麼才能把鴨子滷得那麼好吃?」
「本來的澄海滷鴨,就是這麼做的。我們華僑頑固,沒有忘本罷了。」
好一個沒有忘本!這種滷鴨,去了潮汕,真的找不到!
除了滷鴨,廟裏的菜市場還賣一種河魚。愈好吃的河魚刺愈多,這裏賣的,把魚炸了又翻炸,炸到骨頭都酥了,再浸在魚露之中,另下點椰糖吊味。真是不錯,吃時把魚肚掀開,取腹中之魚子,更是美味。
我們在河邊的餐廳進食,大菜小菜,叫了一大堆,整組工作人員,吃得還剩下不少,埋單才不過三百多塊港幣。
小販攤中賣着五顏六色的蝦餅,原來不是人吃,用來餵魚。河裏的大鯰魚無數,每條都有五、六呎長,四五十斤重,把蝦餅撒在河中,魚都懶得吃,丟下幾塊滷鴨,都上前來搶。
「沒人抓嗎?」我問。
店主笑嘻嘻地:「吃慣了鴨子,連骨頭也吞進去,魚肉已經變得比石頭還硬,也許順德人才會做得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