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188.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扣除價格變動的總銷貨數量則增長3.5%,兩者均較市場平均預測增長10.1%及7.5%遜色。渣打經濟師許長泰表示,3月份零售數據遜預期,可能與該月本港股市急挫有關,惟迄今本港經濟基調仍維持良好。
【本報訊】若以今年首季度作比較,總銷貨值較去年同期增9.4%,總銷貨數量則增6.6%。經修訂的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207.9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8.6%,總銷貨量亦增25.2%。許長泰認為,雖然3月本港零售表現遜預期,但整體情況仍理想,暫未擬因單月表現不符預期而調低全年經濟預測。
超市汽車銷售下跌
政府發言人指出,經過數月顯著增長後,零售業銷貨量增長於3月出現放緩,相信與期內超市銷售下跌,以及汽車銷售減少有關;期內超市銷售下跌1.7%,汽車及汽車零件亦跌5.6%。不過,3月份服裝、鞋類、電器以至百貨公司的銷售仍保持良好,政府認為這反映本港經濟向好的同時,本地市民消費意欲仍佳。
發言人又說,本港股市自2月底至3月大部份時間波動,加上訪港旅遊業緩和,令高檔次消費品的銷售下跌。
不過以首季整體而言,本港零售業銷售增長速度正加快,預料家庭收入上升,就業市場改善及利率低企,將能為零售市場提供支持。
假貨影響黃金周零售業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表示,3月數字與協會預期相符,原因是該月是本港傳統零售業淡季,加上訪港旅客數字未見突出,故有關數字已算不俗。
至於五一黃金周的表現,他相信受早前負面消息影響,訪港旅客數字會輕微下跌,今年黃金周與旅遊業相關的零售行業生意,將較去年同期有一成左右跌幅,料負面影響要到暑假及規範措施正式出台後才可淡化。
但他預料,在假貨陰影籠罩下,一些名牌連鎖店在品牌效應下將可更受惠,如名牌服飾及珠寶店等,協會對今年零售市道審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