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內部就保留皇后碼頭出現分歧。古物古蹟辦事處昨日提交報告,大力推崇皇后碼頭的歷史價值,在古物諮詢委員會下周三就皇后碼頭的歷史建築評級舉行首次公開聽證會前夕,無疑增添壓力,或將影響委員決定。規劃署被批評借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公眾諮詢拋出重組皇后碼頭方案,誤導公眾皇后碼頭一定要拆卸。
批評諮詢不全面
古物古蹟辦事處昨日將皇后碼頭歷史價值的報告上載網頁,報告形容皇后碼頭多年來沒有重大改動,與大會堂構成的建築群組,充份反映出五、六十年代的現代建築特色,它更是目前全港碩果僅存能同時接待皇室成員與舉行慶典的公眾碼頭;在回歸前的40多年間,在碼頭舉行過多項慶典活動,不少老一輩的市民仍然印象深刻。
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討論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不少委員關注顧問公司提出的構思,偏重皇后碼頭及天星鐘樓未來選址,忽略介紹整個發展概念及計劃其他項目,例如最初的大綱圖提出要建「摩地大廈」等。委員吳袓南博士認為諮詢內容不夠全面,「講一啲又唔講一啲,公眾望住幅圖都唔知嗰嚿係乜嘢,令人只見樹木,不見樹林。」
身兼城規會與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的林雲峯教授指出,今次的諮詢是有關城市設計,並非只是一幢建築物的選址,質疑規劃署避重就輕,「之前好多人關注摩地大廈,但今次冇提過佢嘅位置。」他又批評,政府選擇在古物諮詢委員會下周三舉行歷來首次公開聽證會前夕,拋出重組皇后碼頭的方案,有預先引導公眾之嫌,「我哋都仲未為皇后碼頭評級,如果到時評做一級,碼頭仲點可以拆卸同重置?」
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李志苗稱,現階段只就發展概念進行諮詢,政府仍未有最後方案,稍後會參考諮詢所收集到的公眾意見。
古物諮詢委員會下周三在文物探知館演講廳舉行公開聽證會,就皇后碼頭的歷史建築評級收集公眾意見,委員會同日會就評級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