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香港50年 業務不斷轉型<br>IBM放眼資訊科技

建基香港50年 業務不斷轉型
IBM放眼資訊科技

今年是國際商業機器(IBM)在中國香港建基50周年,IBM香港總經理唐華接受訪問時表示,IBM在港的成長,見證了本港資訊科技發展的步伐。當年開業功臣只有4人,租用面積400方呎的寫字樓,但在50年後的今天,IBM在港的規模已迅速擴張,員工達1300人,並在太古坊電訊大樓租用了7層樓面。

唐華介紹開國功臣之一的梁先生。當年梁先生為了送一部IBM打字機到停泊在海上的輪船,並向船上客人示範打字機用法,因此須乘坐舢舨橫越維多利亞港。唐華認為,這正好反映IBM的「CanDo」精神,與港人的拼搏精神相連。

冇電子打字機難請秘書

50年前,IBM在港銷售當時被視為尖端的辦公室科技產品,例如打字機、計算機、打卡機等;67年開始IBM為本港引入大型主機System360,協助本港大型企業如滙豐銀行實施電腦化;踏入70年代,IBM推出一款可以改錯及有移前功能的電子打字機,深受秘書小姐歡迎。唐華打趣說:「當時企業招聘秘書小姐,如果公司冇呢部打字機,秘書未必肯做!」IBM其後亦推出了中型電腦System34,開拓中小企市場。
到了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面世,這對本港的商業、家庭、學校以至社會,均是一大突破。1982年亦是唐華加入IBM的一年,他一做至今25年,當時開始積極拓展銷售渠道的商業合作夥伴;到了1993年,IBM在全球新任主席LouisGerstner領導下,作出重組改革,實行縱橫連繫,全球業務除以地區劃分外,亦以業務及客戶群劃分,讓IBM對不同產品和客戶群有更深入了解。
踏入2000年,IBM與羅兵咸顧問服務合併,為客戶提供點對點解決方案,擴大對客戶服務範圍;而為了集中於高增值服務,IBM先後將影印機及個人電腦等業務退讓予合作夥伴。
為IBM效力了25年,唐華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1999年某一天,他作為網絡業務部門主管,早上仍與競爭對手作激烈對打,下午卻收到總部通知,決定跟對手合作,並退出網絡銷售服務。突然間要化敵為友的轉變,並要在3個月內為屬下100名同事調職安置,可謂印象深刻。不過他亦明白這是集團的重要策略,作為部門主管必須作出配合,「在商業社會中,這些經歷其實可能很常見」。

集中策劃處理程序外判

展望未來發展,他認為,資訊科技將是推動業務發展的原動力,並不再單是支援業務;企業應將資訊處理程序外判,例如客戶中心、數據中心、人力資源中的出糧程序等,讓企業集中策劃及業務發展。
記者周燕芬

梁先生須乘坐舢舨送貨的舊照片,反映IBM的「CanDo」精神,成為IBM香港50周年特刊的封面。 IBM提供圖片

IBM在港開業之初,銷售部門只有寥寥數人,租用400方呎的寫字樓。 IBM提供圖片

IBM早期在港銷售的電子打字機,當時被視為尖端的辦公室科技產品。 IBM提供圖片

IBM當年率先為企業引入專為員工紀錄上下班時間的打卡機。 IBM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