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新聞集團的ShoppingCart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新聞集團的ShoppingCart - 尹思哲

是日金句:Theworldischangingveryfast.Bigwillnotbeatsmallanymore.Itwillbethefastbeatingtheslow.
──RupertMurdoch

這兩天,大家若心水清,想必察覺得到,閣下手上這份《蘋果》財經版的版面,字裏行間,在設計上起了一些變化,閱讀感覺也不同了。但更重要的是,孫柏文忽然間不見了。其實孫老弟臨別委託我跟大家說一聲,他要離開一段日子。對於各位參加了白銀戰隊的朋友,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因為思哲不會寫白銀同石油;對不喜歡他的人來講,這都是壞消息,因為他不久後就要回來。大家別問我孫柏文去了哪裏?要去多久?因為這個連我也不知道。
言歸正傳,昨天最重要的國金新聞,就是告訴思哲這單新聞的機構自己本身,亦即《WallStreetJournal》以及其發行人母公司DowJones。梅鐸的NewsCorp昨天宣布,希望以每股60美元的現金或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DowJones,這個價錢,比起DowJones的最新股價高出了67%,總金額達到50億美元高價。
現在坊間一般分析或報道,均指梅鐸為了準備跟GE&Vivendi旗下的財經電視新聞頻道CNBC一較高下,由於CNBC的新聞向來以專業見稱,結果他選擇以重金收購DowJones,彌補FOX在這方面的不足,基本上思哲沒有異議。梅鐸的確很可能是為了WSJ的金漆招牌而來,因為營運新聞頻道基本上甚麼都可以用錢買,只有信譽和公信力不能用錢買,於是巧妙地運用財技,曲線收購人家現成的信譽和公信力,實在是最簡單有效率的高招,說到這裏,思哲不得不順道讚揚一下二少買《信報》的一着。

別忽略WSJ以外重要資產

但與此同時,思哲發覺主流媒體很可能忽略了DowJones在WSJ以外的重要資產,那就是WSJ.com、MarketWatch.com。前者是芸芸傳統報紙中較為成功的網站;至於MarketWatch更厲害,這個被譽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出色的財經投資網站,不但提供個人理財建議、專業投資工具、更有製作自家的網上財經節目。事實上,MarketWatch用戶人數也足足有600萬人,其影響力,絕不下於任何一個財經電視頻道。不要忘記,曾幾何時,梅鐸花了5.8億美元,買了他估值為200億美元的MySpace,半年前MySpace用戶已有1.6億,目前它還在全球各地,包括中國大陸互聯網市場不斷增長。
思哲覺得,如果梅鐸有方法將MarketWatch和WSJ最值錢的財經資訊,跟MySpace系統,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最終使每個人投資理財,花費的時間和難度,大幅減低至彷彿人人都能夠輕鬆地寫網誌一樣,你認為那個東西未來會製造多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