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援搵食艱難

國援搵食艱難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從來都不容易,目前本地甲組足球聯賽有超過20名、部份未滿20歲、從不同省市來港搵食的國援,一般賺取每月5至8千元月薪,更會被宗主球會扣除5至7成人工作借用費,不計獎金,每月僅得2、3千元過活,果真搵食艱難。記者:曾雁平

李海強憂生活壓力

前國家隊成員李海強今季季初,以借用形式加盟南華,雖然過往曾隨廣東隊來港踢省港盃,對香港的環境已有一點認識;不過,初到香港還要花一段時間適應,尤其是生活壓力上:「由於原籍廣東同是講廣東話,故隊友之間的溝通上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始終初次來港,初期還是要點時間適應,幸好隊友都好照顧我,對我這個外人來講,日常操練沒有太大問題。」

3餐飯堂搞掂

對海強來說最大問題是香港人生活節奏太快,與國內完全兩回事,結果他也花個多兩個月始適應香港環境,只是仍然很少出街,日常3餐大多數在南華會餐廳「搞掂」,比賽後如有時間,便回深圳陪伴家人和即將臨盆的太太。

李海強差不多每天也在體育會的餐廳用膳。

劉、王幸隊友照顧

王振鵬與劉全昆同期效力大連實德青年軍,但後者早在04年便與潘吉東,一同以借用形式來港加盟傑志;初來港時人生路不熟,每月又要被大連扣除5成薪金,基本上已沒有多餘錢可花,每日訓練與比賽以外,不是呆在宿舍,便是到球隊軍醫梁建新的診所「打躉」,消磨時間。「初來港不識講廣東話,又沒有多餘錢,壓力又大,最初幾個月的確不易捱;幸隊友也很照顧,加上近季有機會入選港隊,而獎金及入選費不用上繳,收入有所增加,生活亦得到改善。」劉全昆說。

打Winning過日辰

至於上季同以借用形式加盟的王振鵬,覺得初來最難是溝通,儘管有多年好友劉全昆及高文等作照應,只是至今還是不太適應,閒時多數在宿舍上網及玩《WinningEleven》消磨時間,放假最多是逛旺角朗豪坊。

傑志幾名大連國援閒時最愛在宿舍切磋「球技」。

高文儲錢積穀防飢

本屬大連實德青年軍的高文,早在17、8歲已離家鄉,輾轉到廣東碰運氣,之後加盟首支參加本地聯賽的國內球會名峰,其間認識了初到國內發展的吳偉超,上季經「阿超」介紹下,從中超的上海中邦加盟傑志。

與同鄉夾錢煮飯仔

雖然早已離鄉別井,隊中又有幾名大連同胞(如劉全昆),又聽得懂廣東話,但初到香港生活,還是不習慣,當中飲食問題最大。「我們北方人較喜歡味度濃郁的食物,初來港到茶餐廳食飯,覺得味道太淡,份量又不夠,既然吃得不好,之後便與阿昆(劉全昆)及阿鵬(王振鵬)每個月夾錢,在宿舍煮家鄉菜,這樣既較經濟,還可吃得飽。」每日負責下廚的高文說。
由於高文早已離開大連,故今次來港不用被球會收取租借費,只是香港生活指數甚高,平時很少出街購物,寧願儲多點錢,在球季結束,買多點東西回家給家人。

傑志中場高文經常親自落廚整番幾味家鄉菜。

李明望留港發展

曾效力廣州日之泉的李明曾隨隊來港踢過多場港甲,而季初獲友人介紹來港加盟愉園,只是初抵埗明顯因言語不通,無論操練或比賽也未表現出應有水準,有機會落場,也像魂遊。

雞同鴨講難適應

李明坦言:「初到這裏真的不知所措,既不識講廣東話,連點菜吃飯也有問題,生活節奏又快,幸隊中好些老隊員,如范俊業等間中會問我有甚麼需要,教我應怎做,經幾個月後,近月已開始習慣。」
性格較內歛的李明說,既然決定來港,便得設法適應這裏的環境,不是環境去適應自己:「其實在香港踢波發展並不錯,落場機會明顯比國內多,如果可以,希望可長時間留港發展。」

已漸漸融入球隊的李明,每日操練也要路經跑馬地。

劉全昆
23歲 傑志中場 第3季來港

王振鵬
22歲 傑志守門員 第2季來港

高文
22歲 傑志中場 第2季來港

李明
23歲 愉園中場 首季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