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網絡:股樓邊樣賺幫你計

國際網絡:股樓邊樣賺幫你計

炒樓定炒股好?長遠嚟講,投資邊瓣賺錢最多,其實好難計,不過《CNNMoney.com》就做咗個比較,由投資者衡量邊種投資工具最啱自己。

回報表現股市領先
過去幾年美國樓市當旺,01至06年樓價平均按年升咗12.4%,多過股票市場嘅4.3%。不過,長遠嚟計,股市表現卻跑贏樓市。喺78至04年間,樓市按年回報只得8.6%、商廈9.5%,但標普就高達13.4%。

槓桿比率買樓大勝
買樓嘅入場費,投資者最少要畀樓價半成。如果畀兩成首期買一間50萬美金嘅物業,兩年後樓價升至55萬,賬面賺5萬,即係付出嘅10萬蚊首期有高達50%回報。但如果諗住用槓桿方式借孖展炒股,可借嘅金額根本唔會超過購買價嘅50%;若全數用嚟玩期權,仲分分鐘有機會蝕到連渣都冇。

交易成本股票有限
買樓前,要畀錢查間屋嘅「身世」、經紀佣金、律師費及其他雜費,間屋上會要畀按揭利息,仲要應付家居保險、維修保養等開支;放盤或招租要預留一筆錢賣廣告、畀經紀佣金等。買賣股票或基金嘅交易成本,相對就少好多。

稅務優惠物業多多
喺美國,買樓造按揭可以減稅,轉售獲利所得,頭50萬蚊仲可以免稅㖭!

透明度各有所長
股價會公開,仲不斷更新,賣畀任何人嘅價錢都一樣;樓價就由業主決定,買賣雙方需要角力爭取好價錢,偶一不慎就呻笨。不過,物業係有形資產,可以憑單位資料估值;但投資者好難單憑市場消息去判斷間公司有幾穩陣,稍有差池,股票就變廢紙,好似Enron、Tyco等,就算投資老手,有時都會老貓燒鬚。

物色買賣耗心血
投資物業要四出睇樓、物色買家或賣家、遇心儀單位又要討價還價,處理物業維修保養或者租客嘅問題,令人身心俱疲。投資股票?坐喺電腦前睇住個市同瀏覽相關資訊就得。

抗跌力磚頭有揸拿
上市公司一傳出不利消息,股價就會大幅波動。物業流轉唔及股票快,但進可攻、退可守,旺市時可以出售套現賺差價,市靜時放租都有收入。有調查發現,喺過去27年,樓市最差嘅一年,樓價跌咗3.5%,但標普500嗰年就曾跌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