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仿古熱與文化貴族 - 李平

盡論中國:仿古熱與文化貴族 - 李平

中央電視台的王牌節目《藝術人生》,早前播出主持人朱軍訪問毛澤東的嫡孫毛新宇時,鬧了個大笑話。朱軍沉痛地對毛新宇說:「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過世表示哀悼。」
家父、家母就是我爸、我媽,令尊、令堂才是對你老竇、你阿媽的尊稱,這只是文化常識。而《藝術人生》並非直播,是要經過審閱的,朱軍的差錯竟然沒被糾正,難道審查人員也認同毛澤東多了一個孫子?

仿古潮流 豬鼻子插葱

軍人出身的朱軍,曾在節目中訪問過文化界、演藝界名人,言談難免要盡量高雅些,不用你父親或你爸爸之稱呼,而用「家父」,顯然也是此意。結果,與時下許多仿古的潮流一樣,只是豬鼻子插葱──裝象(像),與傳統文化的復興不搭界。
君不見,興起漢服熱的城市越來越多,但看在筆者眼裏,仍是時裝騷多過文化熱,與Lolita風格沒有多少分別;君不見,教誦《三字經》、《百家姓》的私墅越來越多,但是,教小朋友背幾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振興中華文化嗎?君不見,內地大學爭設國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還搶着在上海開設面向企業家的國學速成班,收費分別為每人2.6萬元和3.8萬元,是牟利還是傳授國學精髓?不言而喻吧?

文化貴族 「最後的」16位

也難怪,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的文化名人訪談錄,要定名為《最後的文化貴族》。書中訪談的16位文化大家,有王世襄、羅孚、黃永玉、黃苗子和郁風等,他們都熬過了反右和文革的歲月,其經歷讀來令人驚心動魄,但他們回首往事時的淡然,越顯其「貴族」氣派,如同黃永玉回憶與沈從文在街上偶遇時所說的那三個字:「要從容!」
遺憾的是,這批「最後的」文化貴族都已年過八旬,當中的郁風近日也病逝。在中共以反右、文革打斷中國文化的脊柱後,中華文化的傳承已響起警號,但豈是近年的漢服熱、國學班熱所能承載?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