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鋒頭」與「出風頭」 - 李碧華

「出鋒頭」與「出風頭」 - 李碧華

我們諷刺一些喜歡當眾炫耀高調引人注意的人為「風頭躉」。「出風頭」是當風着力的威猛位置吧?風頭勁、風頭火勢、有風駛盡𢃇之類。
但原來淵源應是「出鋒頭」,跟「風」沒有關係。那麼「鋒」指犀利無比的刀鋒嗎?也不對。
「出鋒頭」是數十年前上海人發明的時髦用語。時髦,當然與流行服飾相關。那些年,大上海貧富懸殊,追上潮流的冬日豪裝是出鋒的洋灰鼠。「鋒頭健」潮人的方袖馬褂,官們的外套,名女人的皮襖、大氅……都以四面出鋒的洋灰鼠皮草為主角。穿不起整襲貴貨,也要在棉馬夾上裝一條洋灰鼠出鋒領頭充撑場面。
每逢農曆新年元旦清晨,這些有頭有面的人愛坐了汽車,頂着寒風,在四馬路跑馬廳一帶兜幾十個圈子,像掛號也像招展,讓人見到(所以不能坐有遮蓋的車子),表示他們年關並沒有躲藏起來。年過得很好,大出鋒頭也大出風頭(吹幾個鐘頭的風呢)。
一切為了面子。在大都會中打滾,不能落後於形勢,搵食也很艱難──今時今日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