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1季GDP增長僅錄得1.3%,遠遜預期的1.8%,主要受建屋開支及出口萎縮兩大因素拖累。
建屋開支繼去年第3、4季分別減少近20%後,今年首季再度下降17%,這已是連續6季縮減,看來樓市仍然是經濟復蘇的絆腳石。連美國兩大按揭公司之一的FreddieMac也認為未見底,前景又怎能樂觀?
至於今年首季出口突然轉弱至下跌1.2%(第4季升10.6%),是自03年第2季以來首次出現萎縮,美滙弱至如斯也無幫助,似乎有點意外。難道外圍需求也正在加速放緩中?
令人擔憂的是,經濟急劇滑落,這通脹卻並未如決策者預測或期望般跟隨下降,聯儲局用作衡量通脹的核心個人消費開支指數(corePCE)按年上升2.2%,遠比上季的1.8%高。何止?首季聘用成本(包括薪金及其他福利的所謂「employmentcost」)雖然錄得溫和上升0.8%,但只是因為福利部份意外地減少而已,薪酬升幅錄得上升1.1%;還有,隱性價格指數(GDPpriceindex)急升4%(上季升1.7%),是自92年以來最勁,難怪一眾FOMC委員時常把通脹風險掛在嘴邊矣!
經濟滑坡、通脹不跌反升,美國經濟會否陷入滯脹(stagflation)?縱使言之尚早,但若果經濟持續不濟,隻狼(通脹)卻破門撲噬,你說怎麼辦?
筆者不會如「有心人」的宣傳機器般報喜不報憂,故報憂之餘不忘報喜,佔美國GDP七成的消費環節依然撐得住,第1季仍然有3.8%增長。數字雖然低過06年第4季的4.2%,但卻高過去年平均的3.7%,總算值得安慰。然而企業投資未見佳處,仍反映美國經濟不無隱憂。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