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報道,內地有人明目張膽,將平價柴油車貼上寶馬標誌,冒充一輛X5出售,回報有幾倍。
中國人是勞作高手,舉世知名。食入口的雞蛋、豉油、奶粉、粗鹽都可以用科學方法人工合成,區區貼上牌子標誌冒充名牌,易如反掌。用真標誌冒充真名牌成本太低,所以要拉要鎖。不過,用真車真牌子冒充真名牌,就可以大搖大擺,掂行掂過。
上海最近舉行車展。雖然大陸的車展並非日內瓦、法蘭克福的級數,但各地廠商都非常重視。三歲小孩都知道,大陸是未來賣車的重鎮,最新最好的貨色,自然要在上海擺放。在日內瓦首次現身的S5,即時空運上海。而以前從未曝光的Audicrosscoupequattro,都在上海亮相。大陸的媒體又可以自我吹噓一番。
各地汽車生產商總裁來到上海,除了要推銷自己的名駒之外,另一件任務,是觀察內地車商究竟又抄襲了自己幾多種車款。假如你到內地例如北京的停車場,其中一個餘興節目,就是競猜眼前這架國產汽車,其實是模仿哪一架歐洲名驅。
國產汽車抄款,並非新聞。雙環的SCEO,從側面看十足十一架X5。奈何雙環沒有套上寶馬標誌,所以海關沒有上門拉人,無緣上電視新聞。DaimlerChrysler旗下車款甚多,是抄襲模仿的熱門。車廠曾經威脅要對簿公堂,令某些國產車廠收斂。不過,從未有外國車廠認真地法律解決然後收效。
《經濟學人》早前報道,指外國車廠醒目,悶聲發大財。與其嘥時間浪費金錢,與內地車廠打官司,倒不如快快手手賣車「good」水走人。但《經人》未有留意到的是,國產冒充車其實等如幫外國名牌賣廣告。
越多人揸完模仿車,有錢之後就會買真車。再有錢,就會買入口車。寶馬330,只有進口,賣大概六十萬人民幣,是近期碰見內地年輕才俊的愛駒。
當外國廠商在車展看見一架二架自己多年的研究心血被人模仿製造,應該暗中偷笑。因為他知道這架徒具外形而沒有內裏神髓的軀殼,是他未來幾年銷售額的保證。
方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