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胃八成 駁口或感染

切除胃八成 駁口或感染

【本報訊】腹腔鏡減肥手術2000年以後在港發展,以往主要由中文大學醫學院以研究方式,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至今已進行逾百宗束胃帶及縮胃手術,另有近200宗放置胃水球,未有死亡及嚴重併發個案。

放胃水球最多半年

中大醫學院估計,本港有三分一的成年人超重,嚴重者會出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毛病,部份癡肥者要透過手術減肥,其中主要方法有四種,包括風險最低的胃水球、束胃帶,還有較為複雜的縮胃及胃繞道手術。
曾於威院任職的梅力文醫生解釋,中大由2001年起引進較簡單的束胃帶減肥手術,以矽膠製的胃帶索住胃的上部份,減少病人進食份量,此法可減低10至15體重指數(BMI)。威院04年引入胃水球,方法更簡單,只是在胃部放入水球阻擋胃部容量,但水球最長只可放在胃部半年便要取出,體重有可能會反彈,平均只可減低5至10的BMI。
腹腔鏡縮胃手術與胃繞道手術則較為複雜,前者透過腹腔鏡垂直切除約八成胃部;後者把切細的胃部連接小腸中段,兩者都能大幅減磅,但胃部駁口有可能滲漏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