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樓損手 回歸踏實<br>回歸10年百人誌:女經紀變身餃子皇后

炒樓損手 回歸踏實
回歸10年百人誌:女經紀變身餃子皇后

九七前地產狂潮下不少人一夜富貴,深水埗地踎地產公司女經紀卿姐靠炒樓炒出幾百萬身家,可惜一場金融風暴將她打回原形。自言不怕捱的她轉行開餃子店,又遇上沙士疫症差點結業,幾年艱苦守業小店終上軌道。從前炒樓揸鑊鏟,現時變身餃子皇后,回歸十年人生經歷起起跌跌的卿姐自言:「富貴於我如浮雲,𠵱家搵到兩餐總算託賴。」 記者:林熊、張珮琪

「我93年喺表哥深水埗開嘅地產公司做經紀,嗰幾年樓市係咁升,生意真係唔憂做,一個月做幾單買賣,自己炒吓樓,今日摸貨,聽日轉售,賺錢十分easy。」人家炒豪宅,卿姐炒的卻是唐樓,雖則價錢差幾皮,但她看中唐樓不乏買家。「你咪以為深水埗唐樓冇肉食,最風光一役係賣一個1,000平方呎單位,我轉手賣出賺一筆,加埋買家嘅打賞一鋪賺咗10萬,開心到笑!」
「當時心雄㗎,自己入市炒埋一份,95至97年間係高峯期,我有300萬現金同4個單位揸手。」卿姐丈夫盧先生任職裝修判頭,日賺三、五千好平常,兩夫婦揮金如土「嗰時使錢好豪,買嘢要名牌,鞋要着Clarks,Timberland,幾千蚊一件褸,濕濕碎。」
一場金融風暴,一切化為烏有,股市、樓市大跌,「層樓賣一層蝕一層,97前用咗290幾萬買深水埗青山道紅裕大廈兩個單位,仲將之打通準備放售,最後只能以170萬賣出,蝕咗一半呀!當時持有嘅4個單位最後分批斬纜賣出,倒蝕300萬,打回原形!」
樓市低迷、建築業不景,卿姐丈夫冇工開手停口停,一家陷入困境,獨生子又得8歲,前路茫茫。2002年卿姐拿出僅有積蓄盡地一煲開餃子店,兩夫婦老闆、夥計一腳踢,卿姐負責煲湯底、切菜、剁肉兼包餃,丈夫主管廚房煮麵。小店生意未企穩,世紀疫症沙士又到臨。

「每日包5000餃子」

「03年沙士嗰陣,我哋試過賣10蚊碗水餃,當年有三個月係白做,每日得1,000元生意,夠交舖租,又唔夠畀人工,你有冇聽過客人會拎紮菜嚟叫你幫佢淥,連買碟油菜都慳番,對方仲要係熟客,我做到冇心機,諗過放棄,但自己人到中年唔易搵工,惟有頂硬上。」
「呢幾年,每日工作16小時,日包5,000隻餃子,真係包到手軟。我今年45歲,好彩金融風暴嚟得快,若果現在才遇到呢個咁大嘅挫折,都唔知自己仲有冇能力振作過嚟!」
卿姐每朝10時開舖,直踩午市及下午茶時段,傳菜、打雜、收錢一腳踢;下午3點工人落場休息,是卿姐一展餃子皇后功架黃金時間,這時候她會拿出大盤肉餡包餃,為晚市補充餃子貨源。傍晚時分,卿姐丈夫到來,她工作至晚上10時才回家休息。
「我最拿手包韭菜餃同菜肉餃,餃子皮要薄,有彈性。其實我86年由廣州來港前一直有賣餃子,當時已經係萬元戶,來港後反而要捱,之前做經紀就靠炒樓揸鑊鏟,後來至發現已經好耐冇包餃子畀屋企人食,我𠵱家密密包餃唔停手,雖則好攰、但感覺踏實好多,辛苦得嚟錢都值得。」

「老公讚我最開心」

回首前事,卿姐坦言獲益良多,「金融風暴前大家都冇危機感,經過咁大教訓,我哋𠵱家好慳,樣樣計住計住,衣物、電器全部用大陸貨,平日好少出街食飯,唔平嗰間都唔去。我算係轉型成功啦,舖頭捱到𠵱家,我哋只係低下階層,搵到兩餐算係託賴。」
勞碌半生,由一夜致富到日做16小時,卿姐感到開心嗎?「開心,每當老公讚我包嘅餃子好食,手勢最好,我就最開心啦!」
回歸10年倒數61日

卿姐密密包餃(左),丈夫淥個不停(右),卿姐:「每當老公讚我包嘅餃子好食,手勢最好,我就最開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