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的內地「五一黃金周」,本是香港旅遊業生意興隆旳日子,卻因蒙上央視踢爆香港黑店「宰客」的陰影,而使黃金周內地旅客來港數量不大樂觀。究竟會比往年少多少?現尚未知。但據中國社會調查所在五一前夕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個城市一千名市民所作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只有7.5%的受訪者選擇參加港澳遊購物觀光。香港自由行,在內地旅客出外旅遊點的選擇中,看來已呈下降趨勢。
由○三年開始的自由行,逐漸發展成○七年的「自由行騙」,恐怕可列為回歸十年香港的十大景觀之一。自由行騙亦為自由行帶起的虛假榮景畫上句號。香港今後要經濟繼續繁榮,可能要更多地依賴金融、物流或其他行業,不能再依賴旅遊業中的自由行騙啦。
由自由行而衍變成自由行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自然發展。內地客在大陸買不到貨真價實的東西,以為在香港這個法治之區可買到真正足金的金飾、非假冒的名錶、有質量保證的數碼相機等電器用品,於是香港自由行自然成為購物行。自由行開始的那段日子,也確實如此。一些內地網站也刊文描述在香港的購物享受。
然而,內地旅行社利用消費者的貪念,推出低團費與零團費之後,配合香港旅遊業界的佣金制,自由行遂向自由行騙的方向發展了。本來,導遊抽取遊客購物的佣金,也屬世界各地旅遊業的普遍現象,但佣金一般都較合理。大致來說,遊客到其他店舖購買同樣貨品,價錢都與導遊帶去的購物點相同,購物點只是在公平貨價中抽出極有限的金額給導遊作回佣。但由於內地客對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的信任度差異太大,於是造就某些內地旅行社與某些本港旅行社勾結,加上黑店的運作,乃導致向自由行騙的方向發展。
上周論壇版刊登署名武泛開(冇飯開)的讀者來稿,卻提出一個內地客以騙應騙的版本:他們明知零團費需購物五千元,亦明知黑店宰客,仍參加香港遊,一行二十人,各湊五千元,買一件「明顯不值十萬元」的名貴貨品,然後利用購物後可以「不問理由十四日內退款」的保障,在免費享受完旅遊樂趣後,再由其中一人來港退貨回水。既佔盡便宜,又以受害人身份出現,佔領道德高地,迫使黑店非退款不可。此舉應可收進騙術奇譚中的騙上騙高招。
武泛開的版本是否屬實,也引來一些質疑。不管如何,自由行衍變成自由行騙之後,現又浮現「一國兩騙」的可能發展矣。這是只有在「一國兩制」的香港才會發生的事。內地客到了外國,一來不可能是零團費,二來購物回佣不可能高,三來「十四日內退款」不會有香港這麼方便,四來外國旅遊業也不會以中國大陸客為最主要的接待對象,種種因素都不可能產生「兩國兩騙」。故「一國兩騙」乃屬誠信蕩然的「一國」下香港的獨有風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