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字畫:文藝青年 字圓其說

另類字畫:文藝青年 字圓其說

一幅畫說盡千言萬語,心理學家甚至可從用色、構圖去分析作者的心理狀態,所以一直被視為閱讀內心的最佳方法。亦有人認為文字才是最直接的表達,不用轉彎抹角,把內心的感受表露出來。兩者互融,文字的藝術並非單純寫書法那麼簡單,而是透過文字,直接讓受眾感受作者的心情及創作動機,曾建華和卜玉珍分別以粗口和Chinglish(港式中文),表達他們對社會的看法,對香港的轉變而作出批判。

記者:黃潔蓮 
部份攝影:楊錦文、黃子偉

曾建華

生於汕頭,成長於香港,看盡香港人歧視大陸人,粗口是宣洩渠道。

遠觀是美不可言的圖案畫,驟眼跟一般牆紙無異,近看卻是由文字串連,分分鐘還是罵人的。
曾建華的作品難道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美麗的粗口

本以為講粗口的大多是來自低下階層的粗人,或是一些Rock友如LMF那類憤世嫉俗的青年,想不到外表斯文、說話溫文的曾建華,他的作品會如此「爛口」,不是FXXK,就是罵人Stupid(蠢才)、Idiot(白癡)。
曾建華強調,沒有刻意借粗口來譁眾取寵:「某些事是要透過粗口才可發洩,要透過那些助語詞,才可把不滿爆出來,壓抑下來反而唔好。粗口是最真實反映那一刻的憤怒,美國總統布殊也曾做過粗口手勢,但普遍認為粗口是負面,是社會的目光使之變壞。」
曾建華於國內出生、於香港成長,看盡中國人互罵的悲痛,香港人鬧大陸人「阿燦」,大陸人回敬香港人「港燦」,有些不堪入耳的說話,都隱藏在那些維多利亞式花紋牆紙中,以文字串連成線條,再由線條產生圖案,遠看繁花似錦,近看才知是粗話連篇。是圖案美化了粗口,亦將外表看來美麗的圖案,要近看才看出那種美麗糖衣下的苦澀。
除了粗口,5年前他還有以描寫大小便的陶泥作品《大小二事》,以漫畫手法把這被視為污穢不堪的東西展示出來,「美麗的東西存在之時,也有粗鄙市井的東西存在,我不想太理想化。」所以他的作品並不唱好、也不唱衰,就像98年,他以當時的風頭人物董建華為題,把人家批評老懵董的功過,像相書的圖像刻於他面上,沒帶批判性,只給觀眾去自己評價。「每個政治人物都一樣,只是手法高低問題。」看透了政治把戲,他近年嫌政治太嘈吵,甚至連新聞也少看了。只是沉醉在他的文字世界裏,罵他要罵的人、發洩他的不滿。

■去年為G.O.D.設計的花碌碌樓梯。

■挪威國家美術博物館展出文字砌成的飛龍圖案。

■《聖相圖》,曾建華把三字經全加「門」字,有些變相粗口。

■曾建華花近三日以黑色牛皮膠紙砌成字串,繞着牆與地而行。

■為美國加州shuuemura店裝飾,以投映機把圖案投上牆,然後再逐筆細畫。

■為朋友設計「ILoveYou」圖案印成牆紙。

■在荷蘭展出的「死鬼佬!正白痴」,以絲印法將「白痴」兩字印滿牆。

■李慧嫻以陶土搓成文字,你看得出這是甚麼字嗎?(答案:嬲)

卜玉珍

受殖民地政府教育,看盡Chinglish(港式中文)的獨特性並把它發揚光大。

■2.以「買」為題的作品,遠看是朵花,近觀卻看得到內裏的文字。

字隨經濟變

卜玉珍說像她父母那輩很多是文盲,別說是英文,中文字也識不到多少個。但他們每日講的「巴士」(Bus)、「士多」(Store)、「多士」、(Toast)、「𨋢」(Lift)就正是英文,這些獨特的Chinglish(港式中文)就變得有特別意義。「殖民地時代創下了很多香港獨有的名詞,隨着回歸後,這些名詞已被淡化。「也非單純是回歸的問題,我覺得是經濟改變政治、政治改變文化、文化改變了生活。近年香港依賴國內遊客來港消費,國內經濟環境及發展空間也較香港好,很多人往國內打工,反趨向將國內的名詞『回流』香港。」
那麼,香港人就要跟國內一樣,「菲林」叫「膠卷」、「雪糕」叫「冰淇淋」嗎?非也,像港人靈活多變的個性,近年亦衍生了好多古怪助語詞。「好似『超』、『喪』、『爆』、『勁』,套在語言上,超低能、勁好笑、喪食、熱爆……不合乎文法,但卻是反映當代社會的文化特質。」
對從事廣告創作的她來說,文字給予一個創作的空間,文字作品都用作參賽用,「文字從遠看平平無奇,但卻是最直接與受眾的互動。」她隨即展示刊於4月8日,本報名采版邁克的專欄,就是說她這幅以文字創作的作品《不中不英》。文末最後一段,邁克把那些Chinglish串連成為句子,「吃完『班戟』飲『唂咕』,啣住『雪茄』飛『的』去『屈臣氏』買兩打『阿司匹靈』……」就是卜玉珍眼中,受眾明白了她作品的用意,而能活用的成果。

■《不中不英》刻意模仿古書的直排設計,活現港式中文。

■《MickeyMaos》擺明玩「食字」。

■這作品曾參加日本Morisawa大賞。

■《TheFool》仿相書把老懵董功過刻面上。

不中不英──香港藝術展

誰說文字都是沉悶的東西,至少在「不中不英」展覽之中,以圖案、圖像、陶泥、照片、動畫等多方面去把文字活化起來。字裏行間,盡是藝術的表達。

日期:即日至6月3日
地址: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   
術館2樓當代香港藝術展覽廳
查詢:27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