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學科 - 陶傑

冷門學科 - 陶傑

真正的國際都市,大學學系一定很豐富,從非洲語文到爪哇面具舞的歷史演進,都有人選修,而不是一窩蜂的酒店管理、金融財務、銀行行政之類,這些搵食科目,其實不必進大學唸,投身這個行業,自然有師傅教。
歐美名牌大學的簡介手冊,是一種叫Prospectus的小書,有時令人讀來賞心悅目。除了醫學、法律、拉丁文、英國文學之類熱門系,還有許多動人心弦的冷門科:蒙古文、西藏文化研究、鳥類學、恐龍及侏羅紀生物系──有那麼多有個性的年輕人願意選擇熱愛的志趣,是多麼叫人高興。
小的學系,有大的好處,至少是小班教學,一個孤獨的教授,多年來沒收過幾個學生,報讀他的系,如同救濟他的生計,他充滿感恩之情。
生平絕學,沒幾個人會欣賞,冷門學系的教授,教起來更加用心,他想把他的功夫傳下去。讀冷門的學科,師生關係更加有人情味,很Personal,在求知的快樂中,別有一縷淡淡的悲傷。
外國的大學,時時有這樣的世外桃源。像英國列斯大學的蒙古語系,全國只此一家,座落在一間很破落的小屋。一個教授,兩三個講師,一個女秘書,教授自己配有一條鑰匙,每天來講課,地板很舊,桌椅也很殘破,牆壁上掛滿成吉思汗家族的畫像和蒙古地毯,這樣的環境,做學問更加專心。
從前的中國大學問家,像陳寅恪,連西夏文都懂得,不是憑一盞油燈,一張破桌,一筐舊書,很孤獨地做起功夫來的嗎?冷門的學科,競爭的人少,出路反而廣闊。國際上的一個學術小圈子,懂這門學問的只有全球一百幾十人,年年聚會,提着一杯香檳交談,像一群世外的隱士,使用着一套天外的密碼,那一份優越感,山中七日,是山下的凡人永遠無法領略的。
修讀非洲語言和文化,為什麼不呢?只是母親那一關比較難過。少見多怪的她,會懷疑女兒會嫁一個非洲酋長。不錯,讀這一科是要去埃塞俄比亞,在泥洞和部落裏生活半年的,但這是真正的世界。告訴她真相,你很快樂,也很幸福,你找到自己的天地,不錯,你還交了一個像丹素華盛頓的男友,讓媽咪暗暗吃驚,在麻將桌上,當別的濶太在誇耀她們的子女的哈佛MBA,只有你的母親低頭不語,偶爾叫一聲: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