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盈率是甚麼?那些是增長股?半生營營役役、不少退休長者都有利用畢生儲蓄投資保值,但一項調查發現,近四成長者投資時曾經損手,最高損失20萬元。有投資顧問指出,長者較適宜投資債券、保險公司「年金產品」等回報較穩定的產品;調查又顯示,逾七成長者最常投資股票市場,近四成更只作「短炒」。
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計劃訪問229名50至65歲長者,發現27%受訪者有50萬元以上儲蓄、17%更坐擁百萬元身家。七成受訪者不滿意自己的投資結果。今年60歲的退休人士陳錦章,去年拿着逾200萬元的退休金投資基金及抽新股,「基金賺咗40萬,投資新股就用咗3萬,到今日變咗6萬」。
積蓄分四份處理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專業教育部總監林昶恒說,長者宜將積蓄分為四部份,首先是相等於日常開支3至6個月的應急錢;第二是日常開支的金錢,宜放在銀行儲蓄;第三部份是用作投資債券等產品的資金,透過資產增值對抗通脹;最後一部份是用作短炒的閒錢,「每次投資都應該先諗定輸咗有乜後果,先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