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人民多 人民幣更多 - 李平

盡論中國:人民多 人民幣更多 - 李平

內地股市屢創新高,股民似乎未感到高處不勝寒。央行昨日將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調高至11%,內地學者、投資機構對利好利淡的解讀不一,但散戶相互鼓氣的留言充斥各大網站,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搜狐股友俱樂部中的這一句:「人民多,人民幣更多,怕甚麼?」

老翻黨報社論觸發跌市

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人民戰爭理論,果然深入民心。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股民改編國歌,高叫「錢來!錢來」、歡呼「中華民族到了最發財的時候」,也有股民三番四次發布改編的《人民日報》社論、官方評論,同樣令人拍案叫絕。
國家統計局公布首季經濟數據後,A股上周三只經歷了半日跌市,其中一大原因正是網民改編的《人民日報》社論,經手機短訊廣為傳播。這篇社論的正版貨題為《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發表於1996年12月16日,在指出當時股市狂升有合理的經濟依據之外,也狠批暴漲的不正常和非理性,提出八大整治措施,其後觸發股市暴跌。
由於去年至今內地股市升勢與1996年相似,網民只是將社論中的數據和文字略作修改,如將開戶股民數量由2,100萬改成9,000萬。最經典的改編是,當年的社論指出:「他們(投資者)眾口一詞,說明年香港要回歸,十五大要召開,政府一定要把經濟搞好,絕對不會讓股市掉下來。這一種對股市的估計是十分糊塗的看法。」網民只將十五大改成十七大、香港要回歸改成奧運要舉行,就已是一篇頗具原汁原味的《人民日報》社論。
筆者追查發現,這篇老翻社論其實上月18日已在網上出現,19日上午A股也曾急跌,但在證實社論為偽造後,才扭轉走勢。股民近日一直為官方未發表利淡股市的評論叫好,但令筆者疑惑的是:《人民日報》真的不能發表有關股市的評論嗎?向民眾發出風險警示,難道不是當局和傳媒應盡的責任嗎?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