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誤吞異物可用胃鏡取出

特稿
誤吞異物可用胃鏡取出

外科醫生慣常遇上的誤吞異物求診,包括假牙、硬幣、魚骨、甚至牙籤等,若誤吞鐵釘,可能會刺穿食道、胃部及腸道等,導致胸膜炎及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若情況許可,應在吞下異物二至四小時內,趁異物仍在胃部時以胃鏡取出。

食乳果糖潤腸助排泄

外科專科醫生丘章新表示,誤吞鐵釘可大可小,病人或可自行把鐵釘排出,但若鐵釘「打橫」落,就有刺穿消化道危險,「粒釘由吞入喉部開始至到肛門經過成個消化道,都有可能整穿,尤其係幾個窄位,例如由胃去小腸、由小腸去大腸有啲位都好窄。」他說,若異物卡住食道,可能刺穿食道,引致發炎及出血,嚴重者可致胸膜炎,若刺穿大腸則可引致腹膜炎。
他指出,「冇乜可能控制到粒釘打橫定打直行」,若情況許可,可用胃鏡把異物取出,其間利用一些圓滑的膠圈套住異物,減少取出時弄損食道或胃部等風險。
食物進食後一般在胃部停留數小時,故誤吞異物在二至四小時內,異物仍在胃部時可用胃鏡取出,若異物已進入小腸甚至大腸,則要每天以X光觀察,待病人自行排泄出來,但排出過程有刺穿危險。若病人數天後仍未能把異物排出,則要考慮動手術。
另有外科教授指出,病人的鐵釘已進入大腸,可觀察多兩天,看看能否排出,或讓病人進食乳果糖來潤腸,此舉有助排泄,又可避免瀉藥增加腸道蠕動、變相增加鐵釘「亂走」刺傷腸道的風險。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