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介紹了境內遠期人民幣滙價,其價格是通過人民幣和美元的利息差異計算而得,結果顯示了一年後人民幣僅有2.5%左右的升值,幅度遠低於市場預期!令預計人民幣全年大幅升值約6%的投資者或用家極為興奮,筆者因此收到無數查詢。
在內地要進行簽訂遠期外滙合約,方法是向擁有人民幣遠期外滙牌照的銀行開戶,中國工商銀行(1398)當然是其中之一。而遠期人民幣外滙交易則受多個條件限制:
‧公司客戶才被接受。銀行只會向廠家、商家或企業等提供遠期滙價服務。
‧應有實際業務支持。此外,客戶無論因為貿易收付,或資本項目投資等,需先向有關政府機構登記。銀行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便會研究向客戶提供外滙買賣。
‧企業具履約的實力。由於銀行與客戶簽訂的合約,需要等待合約到期後才會履行交割。銀行將因此面對日後客戶違約的風險,故需對客戶進行評估。倘若客戶實力雄厚,銀行將可豁免擔保安排。否則,銀行便會要求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確保日後客戶履行合約。
賺無風險利潤有辦法
在實務操作上,客戶還需注意以下數個事項:
‧到期交割:當合約到期日,客戶需按合約所訂滙價進行買賣,不應無故違約,否則客戶需承擔滙價改變帶來的一切損失。
‧核銷登記:外滙兌人民幣的交割進行後,在有關政府機關的登記便可核銷。
‧延期交易:倘若貿易因交貨延誤、或資本項目因改期等而導致外滙交易不能如期進行,銀行可酌情容許暫緩外滙交割。但延期後的合約最終仍需在新訂的滙價下,按原合約金額落實外滙買賣。
運用上,由於境內的遠期外滙報價顯示人民幣升值較溫和,一年溢價約2.5%,故適合鎖定遠期購買人民幣的商家;相反,若要出售遠期人民幣,則可利用香港人民幣升值較多的「不交收遠期外滙」(NDF),以一年為例,可鎖定超過5%升值的人民幣出售價。若在境內或香港皆有條件進行遠期外滙交易的商家,可考慮兩地同時訂立遠期合約,鎖定兩地滙差,套取近乎無風險的利潤。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