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史端仁昨日在調查教育學院聆訊上作供,指他本人及教資會主席林李翹如去年與特首曾蔭權見面時,曾蔭權已對教院失去耐性,表示非常擔心教育學院學生成績欠佳,會影響對下一代的教學質素;林太在會面中表明,教院與中文大學的深入協作計劃進展欠佳,當時並向特首表明,已定出三個月的限期,要求教院改善與中大的深入協作計劃。
李國章對合併飄忽
作為大學與政府之間橋樑的教資會,其秘書長史端仁昨日作供,表示在去年4月27日,他與林太一同在禮賓府與曾蔭權見面,曾向他們表示關注教院學生的質素,擔心他們可否教好下一代。他指會面前曾與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見面的林太隨即向特首指,教院與中大在05年簽署深入協作協議,兩校原打算藉此提升學生收生成績及進行更多研究,但有關合作計劃均無進展,林太因此向曾蔭權保證,將於三個月內推動兩校的深入協作,但即使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也不設罰則。
另外,史端仁接受代表委員會的大律師余若海盤問時說,教統局前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不滿教院學者發表批評教改的言論,認為有關學者在發表文章前沒有向教統局求證,刊登的文章也不是希望學生有所得着。他指教院管理層知悉羅太的批評後,感到非常憤怒。
史端仁認為,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對合併立場飄忽,一時堅持要教院與中大合併,一時卻認為可以商量及尋求其他合作的可能,又引述李國章曾說:「不希望教院被隔絕於大埔」。
史端仁作供時,又無意中自爆政府「陰亁」教院的招數,如無故將教院的15個學額分配給嶺南大學,及將10個學額分給香港大學。他又證實,教統局指幼兒教育證書課程於05至08年學額由200個削減至0,並非行政上犯錯,教資會曾建議將學額保留至每年100個,教統局卻堅持減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