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花得起不等於懂得花 - 深籃

天籃地北:花得起不等於懂得花 - 深籃

上期談到「美資」大舉進軍英超聯,剛巧最近阿仙奴主席希活炮轟新的美國股東高安基,以及一眾「入侵」英超聯的老美,收購英超球會只為賺錢,對足球運動根本莫不關心,並誓言絕不讓阿仙奴落入老美手中云云。其情可感,其言可笑!
希主席須知,曼聯、利物浦及維拉這3支英超聯的「老美傀儡」,除引入「美金」外,更重要是引入老美那套《財富》500大企業的管理模式。多得一位曼聯球迷的指正,美國老闆格拉沙在05年收購紅魔後,並沒有像車路士的俄羅斯班主阿巴莫域治般,大灑金錢擴軍;相反,格老闆收緊銀根、開源節流,以經營一盤生意的態度來管理紅魔這所百年老店,與俄國油王以一個超級足球迷的狂熱來管理「車仔」呈天壤之別。

車路士虧損驚人

據《福布斯》報道,在格拉沙入主一年後,紅魔於05/06年度的除稅前營業利潤約為4.7億港元,較前一季上升了近3倍,為紅魔今後擴軍提供了彈藥。反之,車路士則錄得近15.48億港元赤字,成為足球史上第3大的單季度虧蝕。事實上,自「油王」入主後,車仔在過去3季共錄得駭人的60億港元虧損,換來的主要回報是兩屆聯賽冠軍。值得嗎?仁者見仁。但這種「只求勝利、不計成本」的經營手法,對英超聯整體發展弊多於利。
紐約人拓荒者最失敗
北美4大聯賽早已體會到「以本傷人」的經營模式,只能取得短暫成功,長遠而言,不僅做成惡性競爭──各隊為擴軍開支不斷暴漲、盈利日縮;還形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兩極化局面,削弱了比賽的競爭性和可觀性。更何況花錢最多,不代表奪標機會最高!君不見近年的紐約人和拓荒者,年年開支最高,成績卻是死水一潭。這正是北美職業聯賽開創「薪金上限」(salarycap)制度的原因。這班來自花旗國的生意佬或欠缺對足球的熱情,但他們對經營管理的知識,對超英球會的長遠發展更有利。希老闆目光放遠一點吧!
(足球與球會經營之道2之2)
深籃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