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理財入門5招

創富理財入門5招

最近在一個朋友的聚會,遇到一群30歲出頭,正在開創自己事業的年輕人。言談間,發覺他們有很多夢想──有人打算結婚組織小家庭、有人計劃數年後送子女出國留學……大家都希望提升生活質素,但又擔心沒有足夠財政能力。

作為過來人,我明白他們的擔憂。以往,只要辛勤工作,即可創造財富,但今天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除了努力工作賺錢,也要靠有效儲蓄、精明投資,學曉管理自己財富,才能保本增值。至於如何理財,我有下列幾點建議與大家分享:

1.盡早投資享複利效應

複利增長是成功致富的方程式,愛因斯坦說過,複利增長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大。因為不需要獨到的投資眼光、龐大的資本,也不需要特別技能,只需及早行動並持之以恒,有規律地長期定額投入本金,讓本金與投資利潤不斷滾存,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造就一筆可觀財富。

2.定額月供老來有得使

年輕人生活多姿多采,但也容易揮霍甚至先使未來錢,所以要有計劃地分配開支,最重要的是訂下每月儲蓄百分比,例如每月入息中,多少留作家用、多少要儲起來用作交稅、多少用作投資,學習理財創富;單靠強積金供款,肯定不夠維持退休生活。
那麼儲蓄率多高才算合適?我個人認為,初踏足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可留起20至25%收入作儲蓄投資;隨着薪酬增加,甚至可提升到25至32%,切記要有紀律,勿半途而廢。例如有些客戶很喜歡我們的「自在零用錢」計劃,每月把定額資金投資在基金上,約定在某一段時間,每月從投資戶口提取部份金額應用,這樣既可持之以恒儲蓄,繼續「錢滾錢」,又不怕鎖死資金。

3.勤檢討開支用得其所

社會競爭大,年輕人要不斷武裝自己,現時流行終身學習,是值得鼓勵的,不過一些興趣課程,例如學習義大利文、社交舞、壽司班等,學費可能較昂貴,若佔開支比例太大,就應權衡輕重,考慮是否待將來有一定資產時才學。
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要求,但必須小心管理每月開支,避免過度花費,維持健康的財務狀況。資金、時間都要用得明智。

4.隨年齡評估可孭風險

人生階段不同,目標會有變化。20至30多歲,計劃結婚、買樓、生兒育女;下一階段則不離子女教育、供養父母、為自己的醫療和退休做準備。人到了不同年紀,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同,年輕時投資不妨進取,越近退休就越要穩健,所以每個人都要不時檢討自己的目標,並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5.審慎投資不盲目跟風

年輕人承受風險能力較大,投資策略可進取一點,如投資股票、基金,賺取較高回報;但投資容易變成投機,例如連招股書也沒看,便跟風去認購新股,甚至買一些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公司或行業股票,雖然眼看同輩偶然嚐到甜頭,自己也會躍躍欲試,但歷史上無數例子證明,投機活動最終都會失敗收場。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目標。去一趟旅行是短期目標,投資則是長期目標。年輕人有夢想,讓夢想成真要有方法,創業創富之餘,還要懂得「錢滾錢」,管理好自己的財富,才能開源增值。

富達基金(香港)個人理財行政董事鄭潘行端

鄭潘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