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表現氣勢如虹,道指持續創新高,港股亦已逐步上升至接近今年初所創的歷史高位20971水平,但期間港股表現則顯得較美股反覆,當中主要是受到內地經濟、政策及股市因素所牽動。
踏入第2季以來,港股表現確較預期為佳,但大家仍要提防第2季港股需作的調整。不過,由於全球資金流向或保留於股票市場的趨勢不變,即使大市由高位回落,仍屬調整性質,並非真正轉勢向下,而中國因素令港股大上大落的情況則未有改變。
以中國剛公布首季經濟數據為例,內地股市於數據公布前已出現急跌,這基本上與「股市走在經濟之前」一致,並不感到奇怪,由於最終公布的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11.1%,以及消費物價指數上升2.7%(3月份則為3.3%)均非溫和數字,但內地股市卻於翌日(周五)急速反彈,投資者亦不理會周五收市後可能有「出其不意」的調整政策。筆者相信,這與市場側重內地官員對經濟數據的言論有關,而短期內仍將以官員言論作為「調控」經濟及股市的工具。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發布數據時亦只表示:「目前經濟仍是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當然他亦提及若繼續快速發展,則有可能轉向過熱,他的言論遠較數據顯示的情況為溫和,並為大市造就反彈條件。即使早前多次提出「股市泡沫論」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上周五在公開場合亦暫且放下「泡沫論」,只表示內地股市大升大跌並不健康。因此,市場對政府將推出新調控措施的陰影又淡化起來。
不過,筆者認為暫亦不宜由「過度悲觀轉向過度樂觀」,政府官員的不同言論對內地及港股仍將有利好及利淡的兩方面影響,未來調升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亦無可避免,這些措施重複使用後的效果會逐漸減低,因此,大家仍需提防一些出其不意的政策以冷卻經濟及股市,未來內地及港股走勢仍只會以「大上大落」的形式向上破高位。
中財險中旅等位買
雖然美股屢創新高,但中國因素仍令不少投資者入市策略趨搖擺不定。筆者認為,大市波動性甚大,入市與否更不能單以指數作為衡量。由於大多數上市公司已公布去年度業績,目前正是有更多資料作為揀選股份的根據,免得純粹受指數升跌及股價短期升跌而令攻守失據。
一些受業績影響而急跌的股份則更需特別留意,公司業績欠佳往往即時面對沽壓,中國財險(2328)、中旅國際(308)屬近期的典型例子。去年盈利並不如預期理想,但筆者相信最重要的是未來公司前景如何,中財險在轉換新董事長後的表現仍有待今年才發揮,而入股人保壽險亦令集團未來在保險產品銷售上有新效益,因此,股價急跌至4.7元左右已是入貨時機。
中旅國際去年盈利亦令筆者感到失望,但在政策方向上仍將以旅遊、酒店的核心業務為主,未來可望有新資產注入,集中資源及發揮本身具備全國性旅遊牌照的優勢,候3.5元以下買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