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另類方法參與新股

衍生創富:另類方法參與新股

新股熱潮席捲全城,近期一些新股招股所凍結的資金逾3000億元。市場對新股趨之若鶩,投資者能獲配給的股份數量頗有限,對於長線看好某新股,但又擔心上市後高追風險高者,相關的股票掛鈎投資(ELI)是參與新股的另類選擇。
當一隻新股上市後首日,理論上已可成為ELI的掛鈎對象,至於相關ELI能否即時面世,將取決於其市場需求及流通量等因素。過往不少熱門新股,例如中煤能源(1898)、滙源果汁(1886)及中糧控股(606)等,均於上市後不久便有ELI登場。

以ELI入市可攻可守

新股上市初期,由於股價波幅較高,相關ELI年息亦較吸引。當股份上市約1個月後,股價一般會開始穩定,令ELI年息逐步回落。究竟新股ELI在新股熱潮中,如何減低入市風險?
以新股滙源為例,其股價上市後第2日已急升逾8成,其後進入調整期,並一直於8.5至9.7元間窄幅上落,現階段仍未脫離整固期。
若投資者看好其長線表現,並在上市初期追入滙源,刻下仍未知股價何時重拾升軌。如投資初期透過ELI入市,45天期的ELI在近日將到期,由於這段期間,滙源股價一直窄幅橫行,只要股價企在參考價之上,已有機會換取10厘以上之高息。倘若股價到期時跌至參考價以下,亦可根據投資初期股價的某個折讓水平收集滙源,作中長線持有策略,計及年息及折讓價接貨部份,將可提升投資新股的防守性。
註:上述ELI數據截至2007年4月17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