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圈的大新聞,有時並非發生在球場上。總結上周歐洲球壇,車路士與曼聯在3項錦標的直路上鬥個你死我活,固然是球迷焦點;美斯以馬勒當拿式入球帶領巴塞隆拿邁向雙料冠軍路,也讓人津津樂道;至於羅馬被曼聯大炒後作客國米,卻打破對手本季不敗身,也是充滿戲劇性。可是,掀起更大波瀾的,或許卻是阿仙奴副會長甸恩的突然辭職。
副會長辭職作「死諫」
根據球會的官方解釋,甸恩離任,是由於他與董事會產生了『不可彌補的分歧』,進一步了解,導火線來自美國富商高安基的收購計劃。目前該富商已擁有阿仙奴約12.2%的股份,並計劃逐步增加,要取得主控權。甸恩與董事會的分歧,在於他支持收購,而董事會手執45.5%,卻堅持不賣。
甸恩是球會長期以來的骨幹分子。接近11年前,寂寂無聞的雲格,就是由他一手引入;兩人合作無間,結果攜手打造了兵工廠在英超的神話,以奪目的風格,先後贏得3次超聯及4次足總盃錦標。
甸恩突然離隊,難免令人將焦點放到領隊雲格身上。雖然會長希活連隨強調續約,但只餘下1年合約的雲格,去留難免惹來忖測。
英超近年的收購潮,可說已席捲各大球會。車路士、曼聯、阿士東維拉、利物浦與韋斯咸,都已紛紛易主。值得注意的是,收購前後,強如藍戰士與紅魔鬼,成績與表現都受影響,顯然在變動中需時適應。等而下之,如今季的韋斯咸,更加出現嚴重的負面效應。這難免令人覺得,收購的震動,必會帶來危機。
可是,消化了收購的變遷後,領導得宜的球會,如車路士及曼聯,卻又確實擁有了更雄厚的資本與兵力,令其他隊伍難與相比。
雲格買賣球員陷兩難
早前雲格曾力撐英超球會應保持英屬傳統,對外資收購的財團說「不」。在比較有限的資源下,他與阿仙奴的領導層也確實殺出過一條血路,以拒絕高價購入球員,重用年輕小將的政策,取得超卓成績。
可是,阿仙奴今屆四大皆空,歸根究柢,與前線上缺乏射手,不無關係。亨利與尹佩斯一旦長「唞」,便只有艾廸巴約可供選擇。可是,要引入把握能力已獲證實的球星,以目前的市況,卻往往要付出天價。
雲格面對的兩難是,要堅持一貫的「平買貴賣」政策,兵力就受限制。相反,若要在轉會市場上與其他富豪球會拗手瓜,財團收購幾乎是唯一出路;而這卻與他一直堅持的原則,背道而馳。
身為歐洲富豪球會聯盟G-14的主席,甸恩恐怕是看到列強因外資收購,富者越富的勢頭已不可擋,才毅然離隊「死諫」。在過去10年,雲格艱苦經營,「以無名之輩,踢漂亮足球」,在這次收購風波中,將面臨直接衝擊。
不賣固然有性格,但時代洪流,將會提供一個怎樣的答案?
潘源良
電郵:[email protected]